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钢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第1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为27~65岁,平均33.5岁;骨折根据Green分型:Ⅰ型(Bennett骨折)6例,Ⅱ型(Rolando骨折)13例,Ⅲ型(关节外骨折)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3d(8h至7d).采用背侧纵形切口,复......
作者:郭玉冬;钱方媛;王善正;俞佳斌;马良彧;贾军;王宸 刊期: 2018- 03
-
特殊体位下非牵引床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特殊体位下非牵引床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3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36~89岁,平均69.9岁;左侧15例,右侧19例.骨折AO分型:31-A1型10例,31-A2型13例,31-A3型1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例;合并内科系统疾病5例,其中3例......
作者:马金龙;吾路汗·马汉;罗雪峰;唐亚辉;王仲正;谢增如 刊期: 2018- 03
-
内后侧入路对侧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单纯股骨内髁骨折
目的探讨内后侧入路对侧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单纯股骨内髁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14例单纯股骨内髁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为33~64岁,平均44.6岁.骨折AO分型:33-B2型10例,33-B3型4例.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d,平均5.4d.所有患者均采用膝......
作者:雷金来;庄岩;丛雨轩;张斌飞;王虎;黄海;魏星;王鹏飞;付亚辉;张堃 刊期: 2018- 03
-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63家医院诊治的成人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将我国东部地区35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结果共收集7896例患者,其中A组5683例,男2829例,女2854例,男女比为0.99∶1;中位......
作者:杨光;陈伟;于沂阳;陈霄;刘勃;李石伦;田野;张飞;刘松;杨宗酉;刘磊;孙家元;张英泽 刊期: 2018- 03
-
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进展及思考
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Judet和Letournal医生开创了骨盆与髋臼骨折治疗的新纪元以来,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亦紧追国际的脚步逐步开展了相关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建筑及交通事故逐渐增多,高能量骨盆与髋臼损伤、老年骨盆与髋臼骨折等呈逐年上升趋势,作为创伤骨科相对年轻的领域也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由于骨盆与髋臼解剖结构复杂,骨骼形态......
作者:王钢 刊期: 2018- 03
-
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整体修复及微型螺钉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螺钉等方法整体修复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8例(38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资料.男29例,女9例;年龄为15~71岁(平均38.6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简单型骨折35例,均为单纯后壁骨折;复合型骨折3例,其中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例,均为......
作者:康锦;马林;郑铁钢;刘晓伟;许英杰;赵明;李铁军;李永乐;高杰;乔文海 刊期: 2018- 03
-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改良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2.6±13.8)岁,采用不离断外旋短肌群的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联合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男24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5.2±10.2......
作者:康锦;马林;郑铁钢;刘晓伟;许英杰;李铁军;赵明;李超;高杰;乔文海 刊期: 2018- 03
-
骶髂关节复合体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骶髂关节复合体是位于骨盆环后部的骨-韧带复合结构,包括骶髂关节、关节周围韧带及骨盆底肌肉和筋膜.骶髂关节是传递躯干与下肢负荷并完成力学传导的重要结构.骶髂关节病变导致下腰痛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实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方法能很好地模拟骶髂关节复合体的损伤机制并为术者提供治疗方案,已成为研究骶髂关节复合体生物力学的重要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骶髂关节复合体的力学特征、有限元模型建立及临床应用,以期为骶髂关......
作者:童凯;王钢 刊期: 2018- 03
-
前环复位固定结合钉棒系统固定后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目的探讨前环复位固定结合钉棒系统固定后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1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4.4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型6例,B3型8例;C1型12例,C2型5例.首先仰卧位复位固定骨盆前环,然后采用俯卧位经皮微创钉棒系统固定骨盆后环.记录钉棒系统固定骨盆后环所需手术时间、术......
作者:付亚辉;王虎;魏星;柯超;雷金来;王鹏飞;张斌飞;丛雨轩;黄海;张堃;李忠;庄岩 刊期: 2018- 03
-
前后压缩型骨盆损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相关韧带损伤机制分析
目的建立前后压缩(APC)型骨盆损伤骨-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选择1具56岁男性新鲜尸体骨盆标本,根据APC型骨盆损伤分别建立有限元及实验室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建立正常骨盆骨-韧带有限元模型,固定右半骨盆,切断并逐渐分离耻骨联合,使耻骨联合分离10、20、30、40、60、80及100mm.实验力学测试模型:耻骨联合分离28mm时,骶髂前韧带断裂,代入有限元模型计算出骶髂前韧......
作者:童凯;刘宏哲;白浪;曹生鲁;许兰伟;钟子毅;王钢 刊期: 2018- 03
动态资讯
- 1 他汀类药物促进骨生成作用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2 磁共振成像在闭合性跟腱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 3 Magerl B 型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 4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Colles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 5 下胫腓联合螺钉位置对踝关节活动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 6 钛缆重建喙锁韧带术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
- 7 双支点体外撑开器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 8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策略
- 9 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全麻下颈椎脱位颅骨牵引复位
- 10 震撼心灵 难忘的历练——探访四川地震灾区返乡患者纪实
- 11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pilon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 12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 13 微型外固定器制作大鼠股骨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实验研究
- 14 同心协力办刊共筑期刊品牌——感谢作者、审者与读者
- 15 改良肘肌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 16 后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征
- 17 不同类型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
- 18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探讨
- 19 同侧股骨颈、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
- 20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近端重度开放性骨折的初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