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年第9期文章
  • Weber B型和C型踝关节骨折术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评价

    目的探讨WeberB型和C型踝关节骨折术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231例WeberB型和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踝关节骨折的骨性结构恢复后,在C型臂X线透视下通过腓骨外拉应力试验来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结果WeberB型踝关节骨折145例,42例(28.9%)出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C型踝关节骨折86例,62例(72.1%)出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

    作者:池雷霆;郑金文;李强;刘显东;周春阳;王小兵;巫宗德;张宇;徐强 刊期: 2009- 09

  • 经肘横纹前方入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对于闭合复位失败或合并前方血管神经卡压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探讨经肘横纹前方入路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对44例闭合复位失败或合并血管神经症状的儿童(2~11岁,平均4.6岁)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开放复位,其中肘横纹前方入路19例,其他人路25例(外侧入路21例,内外侧联合入路4例).术中复位满意后克氏针内固定辅以石膏托固定,......

    作者:徐宏文;李旭;刘佳;陈伟东;周庆和;刘远忠 刊期: 2009- 09

  • 应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微创胫距跟关节融合术

    目的探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应用逆置交锁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12例踝关节病变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25~68岁,平均47.2岁.创伤后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严重类风湿踝关节炎3例,马蹄足内翻2例.手术距原发病时间5~25年,平均13.6年.通过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踝负重下摄片和美国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

    作者:叶添文;欧阳跃平;苟三怀;刘岩;钱齐荣;康辉;徐盛明;陈爱民 刊期: 2009- 09

  • 闭合复位及撬拨法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及撬拨法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及椎体成形术中经椎弓根用穿刺针撬拨塌陷的椎体终板治疗3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参照Lee等方法观测病椎的高度和后凸畸形的改变以及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结果术后随访......

    作者:高梁斌;陈嘉裕;张亮;张志 刊期: 2009- 09

  •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止血效果的观察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方法将80例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术中关节囊内局部喷撤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进行止血,对照组不喷撒MPH.记录术中引流量,常规放置引流,计算显性失血量,并按Gross推荐的公式计算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

    作者:符培亮;吴宇黎;吴海山;李晓华;钱齐荣;祝云利;陈宜 刊期: 2009- 09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主动和被动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持续被动活动和主动功能锻炼对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行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序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被动活动组(CPM组)和主动功能锻炼组(AP组),每组40例.CPM组术后早期应用CPM机行康复治疗,AP组则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记录患者术后第3、6、9天时的......

    作者:王思群;夏军;接健;魏亦兵;吴建国;黄钢勇 刊期: 2009- 09

  • 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获得随访的1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3例;年龄22~51岁,平均36.2岁.均采用髋臼上方外固定架固定前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后环骨折的技术.按照Tile分型:B1型5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2例.合并直肠或膀胱损伤3例,血气胸、颅脑损伤3例,腰骶神经损......

    作者:李凡;汪方;王秋根;陆海明;唐昊;杨庆;桑伟林 刊期: 2009- 09

  • 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和优点.方法2002年4月至2008年7月根据Tile分型,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牵引+外固定支架固定、内固定+外支架同定三种方法对55例骨盆骨折进行复位固定,以达到骨折复位、骨盆环稳定的目的.结果2例合并有胸腹部多发伤患者术后死亡,2例失访,51例获得平均1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下地负重时间6~14周,平均11周.拆外固定支架时间8~14周,平......

    作者:陈步俊;王俊;金钢;陈建民;刘方刚 刊期: 2009- 09

  • 胫骨远端骨折:经皮钢板内固定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吗?

    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明确两种方法的不同指征和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胫骨远端骨折(不累及关节面)的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分为切开组和闭合组,其中切开组42例,闭合组52例.研究内容为骨折愈合时间、有无畸形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8~24个月).切开组中......

    作者:邹剑;范鑫斌;张长青 刊期: 2009- 09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收治4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Evans-Jensen分型:ⅡA型11例,ⅡB型24例,Ⅲ型6例;其中男12例,女29例;平均年龄74.3岁(67~92岁).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

    作者:郑琼;勘武生;徐敏超;陈明;潘昊;谢鸣;汤洁 刊期: 2009-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