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关节镜下肩峰减压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肩峰减压加肱二头肌长头腱(LHBT)切断与单纯肩峰减压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探讨LHB切断的适应证.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对42例(42肩)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其中24例行单纯肩峰减压成形手术(A组),18例行肩峰减压的同时附加LHBT切断(B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50~7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程度、活动度及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
作者:程飚;王会仁;出晓军;张诚 刊期: 2010- 01
-
髋关节外侧入路在Pipki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侧入路在Pipki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5月至2008年1月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治疗的13例Pipkin骨折患者资料,均为男性,年龄19~59岁,平均34.5岁.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2例,Ⅳ型2例.股骨头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髋臼骨折采用皮质骨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固定.从骨折愈合情况、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
作者:叶少腾;陈凯宁;陈嘉欣;陈海波;张金旋;李振宇 刊期: 2010- 01
-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2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5例,女12例;左侧13例,右侧14例;年龄40~86岁(平均67.5岁).骨折根据改良Evan标准分型:IA型4例,IB型6例,HA型8例,ⅡB型7例.Ⅲ型2例.11例合并严重骨质疏松.27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4d(1~9d).所有患者均采用I......
作者:吕刚;陈平波;吕发明;孟庆才;阿布杜热合曼;艾克巴尔;杨春;郎毅 刊期: 2010- 01
-
下肢创伤性截肢后残端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性截肢后残端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手术治疗.方法1992年1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72例(80侧)下肢踝关节以上创伤性截肢后因残端问题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9~60岁,平均(28.8±12.4)岁.小腿截肢48侧,大腿截肢32侧.从受伤截肢到因残端问题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平均为32.7个月.对患者残端问题进行评价,将性别、单双侧截肢、截肢部位(大腿与小腿)......
作者:刘克敏;王安庆;唐涛;赵利;崔寿昌 刊期: 2010- 01
-
外固定支架加压牵开再加压治疗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
目的探讨不进行植骨,单纯通过外固定支架进行加压-牵开-再加压的方法治疗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对5例长管状骨(4例股骨,1例胫腓骨)非感染性不愈合患者,通过带延长装置的单边外固定支架,先对不愈合端加压并维持2周,然后以1mm/d的速度(每天分4次进行)逐渐牵开10~14mm,维持2周后再以1mm/d的速度(每天分4次进行)进行短缩,直到骨不愈合端加压.通过X......
作者:滕星;黄雷;杨胜松;赵刚;王满宜 刊期: 2010- 01
-
不同肌皮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在四肢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不同肌皮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在四肢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针对80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患者手术中解剖学观察,依据不同患者血管肌皮支的特点,设计以不同平面旋股外侧动脉肌皮支为蒂的不同形状股前外侧分叶皮瓣,用于修复四肢2个以上独立创面的组织缺损,临床应用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组织缺损部位:手部4例,足部6例,小腿及足踝部5例.两处组织缺损区......
作者:王爱国;张卫兵;邱勇 刊期: 2010- 01
-
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初步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12例肱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32~74岁,平均52.3岁;左侧5例,右侧7例.按AO/OTA分型:C1型1例,C2型3例,C3型8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Gustilo-AndersonⅠ型),皮肤挫伤3例,多发性损伤8例,合并原发性尺神经损伤2例.......
作者:覃松;喻爱喜;潘振宇;祝少博;王凯 刊期: 2010- 01
-
Fastin骨锚固定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的初步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Fastin骨锚固定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的技术,并分析其初步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应用Fastin骨锚固定的14例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5例;年龄21~46岁(平均35岁),术前通过X线片和CT确诊.手术先将胸锁关节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于胸骨柄拧入骨锚,骨锚尾部缝线穿过锁骨内侧端并牢固打结.术后3周取出克氏......
作者:周孜辉;高伟;王秋根 刊期: 2010- 01
-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20例Hangman骨折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5~62岁,平均49.2岁.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标准:Ⅱ型10例,ⅡA型7例,Ⅲ型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颅骨牵引,14例行颈前路C_(2-3)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6例行C_3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
作者:李忠海;赵杰;竺伟;张海龙;马辉;王聪;侯铁胜 刊期: 2010- 01
-
AO新型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AO新型2.4mm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应用AO2.4mm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115例(120侧)小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5例为双侧骨折.骨折按AO分型:A型35侧(A2型7侧,A3型28侧),B型15侧(B1型3侧,B2型8侧,B3型4侧),C型70侧(C1型42侧,C2型20侧,C3型8侧).开放伤110例,按Gus......
作者:李夏;高伟;王秋根;李豪青;陶杰;李凡;黄建华;吴晓明;王建东;吴小峰;周孜辉;高堪达;陆海明 刊期: 2010- 01
动态资讯
- 1 膝关节后外侧角股骨止点的X线测量与分析
- 2 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生物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3 低氧及运动致大鼠骨骼肌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 4 髋臼骨折骨不连的治疗
- 5 第十一届南方创伤骨科论坛暨大湾区创伤专科联盟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医联体——南方创伤骨科专科联盟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 6 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设计半髋关节表面置换定位导航模板
- 7 智能控制系统:把机器人穿在身上
- 8 规范与创新并举,提高我国髋部创伤救治水平
- 9 可吸收拉力螺丝钉固定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
- 10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一)——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与临床分型
- 11 后路椎管前方减压哈氏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 12 严重小腿损伤的中晚期修复
- 13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后环损伤的应用
- 14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 15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16 单边外固定器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7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松解术后的康复护理
- 18 三维导航与普通透视下微创治疗髋臼骨折的比较研究
- 19 人工智能筛查乳腺癌的效率有多高?比医院老司机们快30倍
- 20 微创内固定系统对股骨远端骨折的间接复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