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Meta分析
目的对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制动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1年1月)、EMbase(1966年至2011年1月),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11年1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至2011年1月),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创......
作者:陈江涛;荀传辉;宋兴华;加莎热特·杰力勒;霍建军 刊期: 2012- 06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LMWH)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防治中的作用,评估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其足疗程应用防治血栓的必要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36例单侧初次行TH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DVT使用药物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和LMWH组,每组各68例.利伐沙班组男28例,女40例;平均(61.6±10.7)岁,......
作者:程文俊;王俊文;任义军;焦竞;李涛;刘伟军;勘武生 刊期: 2012- 06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在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12例胫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38.5岁.采用钢板固定9例,髓内钉固定2例,钢板加外固定支架固定1例.手术时间为内固定手术后5~8周,平均6.2周.术中去除内固定物,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并行病灶清除、负压封闭引流,二期利......
作者:张宇鹏;杨润功;朱加亮;左坦坦;侯树勋 刊期: 2012- 06
-
保留胫骨残端及Transfix固定的前交叉韧带重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及Transfix固定近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69例ACL损伤患者,其中26例(26膝)经关节镜证实ACL断裂,仅残留部分或少许胫骨残端,男16例,女10例;年龄19~42岁,平均27岁.主要症状为膝关节不稳,轴移试验、Lachme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50周,平均17周.所有患......
作者:孙磊;宁廷民;吴波;张磊 刊期: 2012- 06
-
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Cable-pin系统治疗35例新鲜髌骨下极骨折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4岁,平均51.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自行摔伤26例,运动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7d,平均2.4d.术中骨折复位后先通过缝合恢复髌骨外形,然后再应用Cable-pin系统进行“8”字固定,必要时加行钢缆......
作者:陈瀛;林朋;刘成刚;杨连发;朱前拯;杨欢;杨雨润 刊期: 2012- 06
-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骨折损伤控制骨科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骨折早期损伤控制骨科(DC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救治42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21~62岁,平均39.2岁.其中2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1例合并不同程度的失血或创伤性休克,创伤严重度评分平均为34分.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然后进行复苏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病情稳定后再根据......
作者:徐华;刘雅克;刘璠;王友华;陶然;曹毅;王洪;周振宇;祝勇;朱鸣镝 刊期: 2012- 06
-
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
目的对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从1966年至2011年10月)、EMbase(从1988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1978年1月至2011年10月)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从198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集比较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
作者:吴显奎;孙永建;金丹 刊期: 2012- 06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与肱骨近端解剖钢板(APHP)和T形钢板进行比较,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5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9例;年龄24~70岁,平均39岁.均为NeerⅢ、Ⅳ型骨折,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LPHP组(36例)、APHP组(19例)和T形钢板组(10例).骨折复位后断......
作者:于连祥;王林;刘庆鹏;张辉 刊期: 2012- 06
-
胸腰段重度楔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保守治疗胸腰段重度楔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3例胸腰段重度楔形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PVP治疗(19例)和保守治疗(2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
作者:刘振华;张亮;高梁斌;张志;李健;杨波;余博臣 刊期: 2012- 06
-
骰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骰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骰骨骨折畸形愈合3例,男2例,女1例;年龄18~71岁,平均40.3岁.均采用外侧柱延长、植骨,桥接钢板或骰骨专用钢板固定.结果3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切口均I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0.7周.患者术后平均12.7周(9~17周)时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明显......
作者:俞光荣;于涛;朱辉;杨云峰;袁锋;周家钤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髓内钉治疗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总结
- 2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固定羊胫骨平台骨折的体内生物力学研究
- 3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4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合并髌骨下极撕脱骨折一例报告
- 5 创面负压治疗联合背阔肌肌瓣逆行翻转技术在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中的应用
- 6 塞来昔布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疼痛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7 长期动态机械拉伸力诱导类骨细胞的分化及成熟
- 8 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9 利用残留伸肌腱治疗伸肌腱撕脱伤一期重建伸拇伸指功能一例报道
- 10 肱骨小头-滑车骨折治疗的新进展
- 11 人发角蛋白人工腱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
- 12 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13 两端跳跃式过伸性颈椎间盘韧带复合体裂伤合并脊髓损伤的诊治
- 14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 15 Mg-1.5Sr合金在大鼠骨修复过程中降解的实验研究
- 16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疗效比较
- 17 枢椎乳突的测量及临床应用
- 18 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 19 前路单椎间隙融合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 20 第四届中国数字骨科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