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栓弹力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在下肢骨折后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观察下肢骨折后围手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及下肢深静脉彩超(CDFI)的变化,探讨他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Ⅰ组为(对照组)11例健康献血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Ⅱ组为股骨闭合骨折组,Ⅲ组为胫骨闭合骨折组,各60例,均为未经抗凝治疗的并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均分别于骨折第2天(Ⅱzd、Ⅲ2d)、第6天(手术当天Ⅱ6d、Ⅲ6d);术后第2天(Ⅱ8d、Ⅲ8d)、第7天(Ⅱ13d、Ⅲ13d)及......
作者:徐志强;方耀忠;廖荣宗;刘照宏;李炎 刊期: 2011- 02
-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胸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伤椎椎体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57岁,平均35.5岁;骨折部位:T113例,T1211例,L114例,L22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
作者:周蔚;徐建广;孔维清;赵必增;傅一山;张涛 刊期: 2011- 02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FP)、亚洲型髋关节治疗系统(亚洲型IMHS)、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LPFP(A组,95例)、亚洲型IMHS(B组,52例)、InterTAN(C组,38例)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费用、......
作者:贾燕飞;冯卫;佟雁翔 刊期: 2011- 02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在严重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在治疗严骨质疏松性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20例需行内固定治疗同时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采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合骨水泥强化钉道进行脊柱后路稳定手术,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3~73岁,平均59岁。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摄动力位X线片及CT扫描,了解螺钉稳定性、骨水泥分布及......
作者:吴子祥;樊勇;雷伟;马真胜;万世勇;高明暄;刘达;桑宏勋 刊期: 2011- 02
-
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分的评价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评分(PRESGOP)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的有效性、相关性及预测的准确性,探讨PRESGOP评分在预测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的效能。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收集所有入骨科的65岁以上患者资料,按照PRESGOP、APACHE、POSSUM评分表分别计算......
作者:安帅;沈惠良;曹光磊;王玮 刊期: 2011- 02
-
防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对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之间术后隐性失血L量的差异,以及防治隐性失血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1例)和对照组(149例)。试验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6周,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术后1、2、3d、出院时及术后1、2、3、6个月检测血常规,并......
作者:李海东;王宇仁;杨越华;王伟;蒋雷生 刊期: 2011- 02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对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治疗且获得随访的65例OVCF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58~81岁,平均73岁;骨折部位:T105例,T118例,T1214例;L115例,L213例,L310例。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手术组(A组)和开放手术组(B组),A组又分为Sky手术组(A1组,20例)和球囊成形组......
作者:谭江威;沈炳华;王磊升;程义恒;杜伟;刘建青;吕世桥;王静杰 刊期: 2011- 02
-
不同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对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与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关系,探讨内固定系统对脊柱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经前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72例,男124例,女48例;年龄15~70岁,平均39.0岁。根据应用的内固定系统不同分为4组:Z-plate组(63例)、Antares组(45例)、Profile组(50例)及单钉棒组(14例)。测量并比......
作者:马立泰;刘浩;龚全;李涛;宋跃明;裴福兴;曾建成;刘立岷 刊期: 2011- 02
-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StephenⅢ型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目的评价l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Stephen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9年2月,采用一期距下关节融合、跟骨截骨并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二期纠正畸形治疗Stephen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19~49岁,平均32岁;左足15例,右足10例。既往累计手术次数1~5次,平均2次。术后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
作者:谢鸣;方真华;赵晶晶;陈明;郑琼;勘武生 刊期: 2011- 02
-
下颈椎损伤分型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的评价
目的评价脊柱创伤研究小组(STSG)提出的下颈椎损伤分型(SLI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下颈椎外伤患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1~74岁,平均54.4岁。损伤节段:C3/42例,C4/56例,C5/67例,C6/74例,C3-53例,C4-66例,C3-62例。30例患者中8例行非手术治疗,22例行手术治疗。根据SLIC系统进行评分,该......
作者:马君;贾连顺;邵将;周许辉;宋滇文;朱巍;官正茂;黄俊俊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 2 去细胞神经种植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 3 Lisfranc韧带解剖与拉伸生物力学研究
- 4 髋臼后柱表面骨形态分析及解剖型接骨板设计的初步研究
- 5 微型钢板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
- 6 AO非扩髓肱骨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不愈合中的应用
- 7 内侧壁缺损面积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术后断端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8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 9 经腓骨小头治疗胫骨平台外、后侧骨折
- 10 锶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骨水泥应用于髋关节置换的研究
- 11 三维CT数据构建骨关节数据库的研究及应用
- 12 急性脊髓损伤MRI影像学评价
- 13 膝前正中直切口钢丝编织内固定技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 14 新型扩张器辅助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 15 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 16 1994~2003年深圳市骨科创伤住院病例调查分析
- 17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8 手机电池为何没事就爆炸?电池隔膜变薄
- 19 研究称“年轻血液”并不能“返老还童”
- 20 寰枢椎脱位术中复位技术及内固定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