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年第7期文章
  • 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器械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器械,并评估该器械在术中辅助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器械,并于2004年12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该器械术中辅助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7~56岁,平均39.1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66例,L136例,L33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

    作者:张强;纪玉清;胡樵;焦峰;韩磊祥;丛伟;黄勇;周秉文 刊期: 2010- 07

  • 经皮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远1/3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内固定(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干远1/3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MIPO和ORIF治疗的58例胫骨干远1/3骨折患者资料,按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的AO分型进行配对,共有15对病例入选.其中男9对,女6对,ORIF组和MIPO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1.1、39.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7.1±4.9)d、(6.5......

    作者:李莹;张力丹;王满宜;王呈;李宇能 刊期: 2010- 07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收治17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37.1岁.齿状突骨折按照Anderson分型:Ⅱ型12例,Ⅲ型5例.患者均有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寰枢椎脱位按Fielding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10例,Ⅳ型2例.经术前颅骨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

    作者:曾周景;叶建华;唐桂阳;赖泽新;谭通 刊期: 2010- 07

  •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近端重度开放性骨折的初步报告

    目的探讨应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近端严重粉碎性、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27例严重粉碎性、开放性胫骨远、近端骨折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13~80岁,平均56.2岁;胫骨近端骨折19例,远端骨折8例.按GustiloAnderson分型:Ⅱ型10例,ⅢA型12例,ⅢB型5例.22例患者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同定,......

    作者:杨勇 刊期: 2010- 07

  • 自导向空心松质骨螺钉改锥的力学测试及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用于取出空心松质骨螺钉的改锥,通过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对其实用性进行探讨.方法自行设计自导向改锥由导向部分、六角部分、杆部和手柄组成.力学测试试验分5组,A组:窄心螺钉内插入导针(进入50mm)后套入空心改锥,但改锥六角部分与螺钉不接触;B组:在A组基础卜将空心改锥六角部分插入空心螺钉;C组:将自导向改锥导向部分插入空心钉,但改锥六角部分与螺钉小接触;D组:在C组基础上将改锥六......

    作者:杨慎达;王满宜;危杰 刊期: 2010- 07

  • 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颈椎椎间融合器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颈椎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前路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对15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一体成型式皮质骨生物型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钢板内固定术,男12例,女3例;年龄45~68岁,平均54.6岁;颈椎创伤4例,退变性11例,病变节段C3-42例,C4-56例,C5-67例C6-73例;1个节段11例,2个节段4例.颈椎不稳5例,神经根型6例,脊髓型4例......

    作者:杨进顺;廖壮文;范子文;黄文铎 刊期: 2010- 07

  • 交通伤致颈椎挥鞭样损伤的急诊诊治

    目的总结交通伤致颈椎挥鞭样损伤的临床特点,为急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急诊收治的交通伤所致的263例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急诊早期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该损伤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颈肩枕部疼痛不适和压痛常见,多数患者伤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但约1/3患者症状迟发;影像学检查中,X线片阳性结果低,CT和MRI阳性结果高;222例保守治疗和4......

    作者:朱颉;韩敦富;吴晓翔;罗自通;皮斌;彭吉才 刊期: 2010- 07

  • 肘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外源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采用肘关节松解术加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16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6-42岁,平均30.5岁.原始损伤:肱骨髁上骨折3例,肱骨髁间骨折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桡骨小头骨折5例,孟氏骨折3例.受伤至松解手术时间平均为13个月.11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4例采用肘关节......

    作者:林博文;王华;张晓明;谢伟平;黎伟凡 刊期: 2010- 07

  • 川芎嗪与自体骨膜联合运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椎板切除术后用川芎嗪的同时在椎板缺损处植入自体骨膜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2),均制作L2椎板损伤模型,A组硬膜外涂布生理盐水,B组硬膜外涂布川芎嗪,C组硬膜外覆盖自体骨膜,D组硬膜外涂布川芎嗪的同时加自体骨膜覆盖.术后12周对4组椎板切除部位进行大体观察,对粘连度、胶原含量、组织学评分及骨转化生长因子定量分析进行比较.结果B、C、D组的改良Rydell......

    作者:陈立科;徐秋香;孟国成;李强;吴波 刊期: 2010- 07

  • 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骨构建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能够稳定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成骨分化,并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材料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4组:BMP-7和eGFI基因转染组(A组)、eGFP基因转染组(B组)、常规成骨诱导组(C组)、未转染组(D组).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后接种于nHAC支架体外复合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达,判断转染效......

    作者:卢向东;郭庆华;刘强;李平;韩树峰;吴斗;孙海彪 刊期: 201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