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髓内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体位与骨折复位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髓内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患者体位与骨折复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91例,女177例;年龄为42~102岁,平均(73.1±11.0)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05例,31-A2型131例,31-A3型132例.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3组:仰卧位A组99例,采用健侧肢体屈髋、屈膝90°......
作者:郑江;李开南;张进军;兰海;汪学军 刊期: 2018- 01
-
设计并应用改良肱骨髁上等腰三角形截骨矫形治疗肘内翻畸形
目的探讨辅助应用医学影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设计改良肱骨髁上等腰三角形截骨矫形并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31例肘内翻畸形患者资料.男12例,女19例;年龄为17~24岁,平均20.6岁;肘内翻角为14°~35°,平均22.4°.术前使用PACS辅助对肘内翻畸形患者进行改良肱骨髁上等腰三角形截骨设计,根据截骨角度计算等腰三角......
作者:王庆伟;王华松;黄继锋;蔡贤华;丁然;汪波;丰瑞兵 刊期: 2018- 01
-
经肱三头肌肌腱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难复性Gartland 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肌腱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难复性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且通过经皮撬拨复位成功的31例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资料.男23例,女8例;年龄为4~11岁,平均6.3岁;左侧19例,右侧12例.患儿临床表现:患侧肘部肿胀、压痛明显,肘关节活动受限.C型臂X线机辅助下采用直径为3.0mm克氏针经后侧肱三头肌......
作者:罗冬冬;张智勇;张晓明;程永军;张军同;祁正祥 刊期: 2018- 01
-
加长Gamma 3钉结合钛缆固定治疗Seinsheimer Ⅲ型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
目的探讨加长Gamma3钉结合钛缆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Ⅲ型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加长Gamma3钉结合钛缆固定治疗的23例SeinsheimerⅢ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16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69.3岁.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ⅢA型14例,ⅢB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4d(2~6d).记......
作者:熊文;陈明;郑琼 刊期: 2018- 01
-
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12-A型肱骨干骨折中医源性骨折的研究
目的对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时所造成的医源性骨折进行描述,并分析导致这种医源性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2-A型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13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44.5岁;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桡神经损伤6例.根据有无发生医源性骨折将患者分为医源性骨折组和无医源性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扩髓病例......
作者:崔智勇;田耘;冯辉;祝腾蛟;张志山;姬洪全 刊期: 2018- 01
-
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后跖跗关节症状性骨关节炎的观察
目的探讨经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疗效及术后症状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28例Lisfranc损伤患者资料.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36.1岁(19~54岁);根据Quenu-Kuss分型:A型(同向脱位)5例;B型(单纯脱位)10例,其中B1型(向内侧脱位)4例,B2型(向外侧脱位)6例;C型(分离脱位)13例,其中C......
作者:李中万;洪劲松;杨勤梦;付小勇;潘永雄 刊期: 2018- 01
-
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
目的探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ACL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ACL断裂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28.7±8.8)岁;应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并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29.9±9.2)岁;常规解剖重建及术后康复,不应......
作者:毛健宇;李彦林;王国梁;蔡国锋;贾笛;刘德健;蒙旭晗 刊期: 2018- 01
-
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6具人工髌骨模型,随机分成3组(n=12),将髌骨制成横形骨折模型后分别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张力带组)、聚髌器(聚髌器组)、张力板固定系统(张力板系统组)固定.每组选取6具标本置于力学试验机上模拟膝关节屈伸运动,记录循环负荷运动100次后骨折端的位移距离.每组剩余6具标本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比较3组标本固定失败时的大负......
作者:周天翼;郭仕鑫;李百通;韩昕光;尚剑 刊期: 2018- 01
-
经髂骨内固定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研究进展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由此而诞生的微创手术技术可以减少皮肤、软组织创伤.但是,微创技术带来的医源性神经、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问题仍不可忽视.经髂骨内固定器(TIFI)早由德国骨科学家Füchtmeier等设计并应用,该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内固定的稳定性和皮肤、软组织创伤问题,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国内关于TIFI装置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就TIFI装置的原理、临床应用、生......
作者:孟欢;林光湖;陈滨 刊期: 2018- 01
-
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日趋升高,目前广泛采用Vancouver分型指导临床,且对除VancouverB2型以外的各型骨折的治疗原则已达成一定共识,但是对于Vancouver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诊治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VancouverB2型骨折的诊断要点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该型骨折的认识.......
作者:杨雨润;陈瀛;林朋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3D打印个性化经皮髋关节穿刺导向器的初步应用
- 2 复发的腕管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
- 3 柠檬酸钙载体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的实验研究
- 4 雪旺细胞移植与周围神经再生
- 5 汉英骨科词汇(8)
- 6 跨节段固定与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 7 小肠粘膜下层(SIS)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8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胫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 9 21世纪骨科领域新技术--微创外科
- 10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影响
- 1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人MG-63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 13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探讨
- 14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
- 15 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多肽接枝聚复合FK506和神经生长因子缓释膜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 16 智能控制系统:把机器人穿在身上
- 17 松质骨包裹植骨技术治疗长骨节段性骨缺损
- 18 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儿童孟氏骨折
- 19 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
- 20 湿热环境下大鼠爆炸伤组织缺损创面动物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