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伸肘、膝位手法复位ū形石膏槽板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
目的介绍伸肘、膝位手法复位?形石膏槽板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方法四肢长骨骨折置于伸肘、膝位进行手法复位,同时应用长臂(腿)?形石膏槽板绷带固定于伸肘伸膝位.上肢骨折固定3~6周,下肢固定6~10周后去石膏,逐渐恢复关节屈曲活动.结果本组188例,一次性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173例,占96.2%,仅15例手法复位失败,改小切口手术复位有限内固定.全组经1~6年的随访,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肘(膝)内外......
作者:陈荣生;林晓生;胡永生;林晓蓬;毛作华;梁锦峰;余旭辉;刘家瑞 刊期: 2004- 11
-
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骨折的应用与影像学观察
目的通过术前和术后影像学比较研究观察生物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夹板与螺钉)植入人体后的长期结果.方法对17位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在植入可吸收夹板与螺钉内固定后的6、9、12、18、24个月时行三维CT和/或全景片检查.同时复查患者的伤口愈合、骨端固定、咬合关系恢复等情况.结果17位患者在术后1年内检查时螺钉的透射影像均没有明显的改变;18个月时螺钉的空洞基本被骨小梁充填;2年时螺钉的空洞完全被正常的骨小梁......
作者:冉炜;陈松龄;冯崇锦;李轶;舒大龙;黎炽彬;王安训 刊期: 2004- 11
-
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目的探索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结合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用脊柱内固定系统(TSRH)之S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进行固定.该组患者涉及骶髂关节的垂直移位及旋转的骨盆环变形,归于Tile分型的B类或C类骨盆损伤.11例患者均伴有前环损伤,其中9例予以加压钢板(smithnephew)内固定,余2例患者单纯采用......
作者:校佰平;徐荣明;李明 刊期: 2004- 11
-
薄层连续MRI扫描描记臂丛神经
目的通过薄层连续MRI扫描显示臂丛神经形态.方法采用1.5-TMRI(GE,Signa)对6例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神经斜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确认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定位关系,并观察其走行和分支情况.结果所有志愿者的臂丛神经均得到了较好的显示,斜矢状位T2加权压脂可明显显示臂丛神经及部分神经束,特别是神经根出口处可以得到很好的显示.结论薄层连续MRI扫描可以显示臂丛神经的形态,可以提高其对臂丛损伤的诊断......
作者:张元智;顾立强;曾琼新 刊期: 2004- 11
-
股骨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股骨头脱位的治疗
目的分析总结股骨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股骨头脱位的治疗方法、效果及漏诊的教训.方法股骨骨折按AO分型,32-A型3例,32-B型2例,32-C2型1例,用交锁钉内固定;33-C3型1例,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31-A2型2例,用DHS内固定.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后壁骨折8例,后壁后柱骨折1例,均采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本组漏诊2例.结果9例随访13~38个月,平均22.4个月.按照......
作者:赵汉民;吴敏刚;章锦辉;冯建威;李伟成;何勇毅 刊期: 2004- 11
-
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评价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3年9月,采用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48例胫骨骨折患者.结果全部病例均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周.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作者:丁晟;宋国全;吴春清;王焯 刊期: 2004- 11
-
膈神经移位治疗产瘫节前损伤
目的总结临床膈神经移位治疗产瘫节前损伤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组16例,皆在全麻下行膈神经移位修复撕脱的臂丛神经,术后观察膈神经移位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及呼吸功能情况.结果随访2~6年,按照Mallet评分标准评定膈神经移位功能恢复情况,优5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5%,3个月以内优良率80%.11例呼吸平稳;4例呼吸急促,术后1周平稳;1例发生肺炎,经治疗10余天后呼吸平稳.结......
作者:宫云霞;张咸中;张振伟;黄艳梅;杨涛;陈传煌;陶莉 刊期: 2004- 11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
目的探讨前后路手术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经前路或后路行椎管扩大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19个月.56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受压脊髓得到有效减压,植骨融合率高,前路手术脊髓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后路手术,并发症少.结论椎管侧前路减压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有效,后路手术适用于单纯脊柱失稳者.......
作者:余铮;肖建德;王大平;李振宇;闫洪印;颜滨 刊期: 2004- 11
-
叠加供血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叠加供血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方法1998年3月~2003年12月,应用非主干血管皮瓣加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35例,面积1cm×1cm~6cm×8cm.结果术后33例成活,2例由于皮瓣设计不当坏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色泽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无臃肿.结论叠加供血皮瓣供血可靠、切取方便,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理想皮瓣.......
作者:刘伟;张辉;沈勇;富玲 刊期: 2004- 11
-
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5月~2003年10月,18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顺行或逆行修复.皮瓣面积6cm×5cm~21cm×10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2个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单.该方法扩大了小腿皮瓣面积,皮......
作者:谭鸿;汪红;曾端;谢德;杨乐晋;黄道海 刊期: 2004- 11
动态资讯
- 1 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髋臼定位器系统模拟臼杯假体精准植入的实验研究
- 2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二次手术治疗
- 3 脊柱复合性损伤的救治风险与早期治疗
- 4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的手术复位探讨
- 5 钢丝穿孔环扎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32例报告
- 6 生物可吸收螺钉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 7 肱骨干骨折术后桡神经损伤的诊治分析
- 8 以外周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 9 我国肩肘关节损伤治疗的新进展
- 10 倒置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近段骨不连
- 11 喙突骨折的分类与治疗
- 12 槲皮素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及轴突再生的影响
- 13 腓骨长肌逆行肌瓣在截瘫患者外踝褥疮修复中的初步应用
- 14 游离(足母)甲瓣移植修复拇指末节缺损
- 15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 1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灌注冲洗术治疗下肢难治性骨感染的疗效比较
- 17 简易新CT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研究
- 18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 19 骨创伤修复基础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 20 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