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第11期文章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椎弓根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椎弓根骨折(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来收治的急性枢椎椎弓根骨折15例患者,其中Ⅰ型4例,Ⅱ型11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行颅骨牵引复位后用AO纯钛皮质骨螺钉经峡部固定枢椎椎弓根骨折.结果经12~60个月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有6例D级和5例C级恢复至E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B级恢复至C级,......

    作者:蒋洪涛;汤立新;宋应超;王丽娜 刊期: 2004- 11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3年9月治疗的82例跟骨骨折的病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常规的X线检查和CT半冠状位扫描,根据骨折粉碎情况和移位程度决定治疗的方法.其中Sanders分型Ⅲ型36例和Ⅳ型9例,共有45例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45例患者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

    作者:张鹏;黄勇;耿立杰;吕夫新 刊期: 2004- 11

  • AF钉棒系统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目的分析和评估轴形内固定(A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AF内固定.每位患者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按Megerl法置钉常规摄定位X线片.42例中39例获得随访,平均21个月,观察内固定及神经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术后Cobb's角平均改善23.2°,压缩椎体高度均恢复40.2%,14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者,12例有明显改进(2例FrankelA级无明显改善).结论AF......

    作者:程银树;武进;汤瑞新 刊期: 2004- 11

  • 自制脱蛋白骨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讨表面脱钙的脱蛋白异体骨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提供合适的支架材料.方法用经物理与化学方法处理而制得的脱蛋白骨与骨髓基质细胞(MSCs)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ALP的活性、骨钙素的分泌与蛋白质含量检测;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脱蛋白骨材料上的情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能在脱蛋白骨上贴附、增殖,其生长及功能不受影响.结论本方法所制的脱蛋白骨与M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

    作者:刘日光;杨述华;尹培荣;尚显文;易诚青 刊期: 2004- 11

  • 组织隔离法与机械活动法在兔胫骨骨不连模型建立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组织隔离法与机械活动法在建立兔胫骨萎缩型与肥大型骨不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体重为3~4.5kg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于胫骨中段截骨,两断端套接1cm硅胶管,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保持两断端间距2mm,8周取出硅胶管,观察组织隔离法构建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效果.B组于胫骨中段截骨后采用2枚1mm克氏针行髓内松动固定,被动活动断端200次/天,持续1个月,观察机械活动法构建肥大......

    作者:郭征;郭霞;郑振耀 刊期: 2004- 11

  • 应力分析与优化修复节段性负重骨缺损材料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材料研制和临床应用的不同角度,探索骨诱导性Ca-P陶瓷在节段性负重骨缺损修复应用的可行性,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方法将烧结温度为1250℃的HA/TCP陶瓷,制成直径18mm×30mm,中心直径4mm贯通的管状,在孔壁预成类骨磷灰石,辅与一定网孔结构的TC4网筒固定,修复家犬股骨中段30mm长节段性缺损.经ANSYS做应力分析,优化材料形态、结构设计,制作材料;实验动物应用,评价缺损骨......

    作者:包崇云;罗教明;王海力;谭言飞;徐金瑞;李伟;张兴栋 刊期: 2004- 11

  • 组织工程神经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应用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神经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着力研究雪旺细胞和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并将其与日益完善的显微外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行回顾,着重从组织工程方面阐述周围神经修复方法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张鹏;林立新;唐胜建;王成琪 刊期: 2004- 11

  • 腰人工椎间盘的研究和临床进展

    腰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研究历经四十年,已经有良好前景.长期沿习采用椎间盘摘除术和/或椎间融合术,常引起诸如下腰痛、腰椎不稳、脱位和邻椎代偿性退变等并发症.为了术后获得活动性腰椎和减少并发症,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病变,是目前佳的措施.从各种假体的设计、病例选择、并发症和疗效对比,认为SBⅢCharit'e假体的疗效比较稳定.......

    作者:毛宾尧 刊期: 2004- 11

  • 胫骨骨折--扩髓和不扩髓髓内钉比较

    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献质量不高,因此很难得出一个结论,究竟是扩髓钉还是不扩髓钉的效果更好.这个报告提示:对于开放或闭合性胫骨骨折,两种治疗方法在骨愈合率和并发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建议对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更深入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研究.......

    作者:Beate P.Hanson;Dan C.Norveu;陈国奋;顾立强 刊期: 2004- 11

  • 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进展

    脊柱外科的技术进步导致了脊柱骨折治疗出现了理念上和方法上的变化.椎弓根螺钉等各种内固定的使用,上颈椎等复杂部位内固定的实现,固定的微创化,计算机导航技术使固定实现了准确化.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进步使得大量的脊柱骨折从保守治疗转为积极的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但是新技术的使用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危害,在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如何规范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也是我们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

    作者:田伟 刊期: 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