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强度持续静态压力对兔腰椎小关节软骨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持续静态压力对体外培养的兔腰椎小关节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新西兰白兔腰椎小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将培养的第3代软骨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30kPa组、60kPa组和90kPa持续静态加压组.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分别用免疫组化、噻唑蓝(MT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鉴定软骨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及Ⅱ型胶原的合成情况.结果第3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为阳性......
作者:郑帅;王吉兴;任海龙;张继业;姜欢畅 刊期: 2012- 03
-
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纳米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讨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聚乙二醇(PEG)共聚物纳米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及其与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相容性.方法静电纺丝法分别制备PLGA/PEG和PLGA纳米纤维支架,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结构;分离培养大鼠BMSCs,取第3代BMSCs分别接种于PLGA/PEG纳米纤维支架和PLGA纳米纤维支架进行培养,噻唑蓝(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及细胞增......
作者:李宁;刘斌;戎利民;何留民 刊期: 2012- 03
-
胫骨内侧平台塌陷骨折对膝关节接触应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胫骨内侧平台塌陷骨折对膝关节接触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具成人防腐膝关节标本,先后造成胫骨内侧平台塌陷0、1、2、3mm的骨折塌陷模型(SchatzkerⅣ骨折),应用压敏片技术测量膝关节主要负重区域的接触应力变化.结果胫骨内侧平台塌陷0、1、2、3mm时内侧接触应力分别为(4.04±0.17)MPa、(4.57±0.20)MPa、(5.64±0.20)MPa、(5.64±0.19)MPa,......
作者:李哲;潘进社 刊期: 2012- 03
-
串珠素shRNA慢病毒颗粒转染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串珠素shRNA慢病毒转染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在抑制硬膜外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小鼠NIH3T3,并分为3组:未转染的NIH3T3组(对照组)、GFP慢病毒颗粒转染组(GFP组)和串珠素shRNA慢病毒颗粒转染组(shRNA组).GFP组和shRNA组转染1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慢病毒载体转染目的细胞所需的合适M......
作者:徐明;褚言琛;邹云雯 刊期: 2012- 03
-
应用于现代战创伤的急救止血剂
据统计,战伤死亡的人群中约有50%是死于不可控制的出血;在和平时期,出血也是创伤致死的第二大原因.即便终控制了出血,如果不够及时,也会导致出现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感染、酸中毒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而危及伤者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不论对于平时还是战时都意义重大.尽管许多肢体的出血可以通过上止血带来控制,但仍有许多特殊部位的出血,如胸腹部、腋窝、腹股沟等无法使用止血带.通常这些......
作者:陆海波;卢强;刘舒云;郭全义;危岩;许文静;彭江;卢世璧 刊期: 2012- 03
-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
1987年,Galibert等首次报告了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C2椎体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作为PVP的改良术式于1994年由Reiley等首次报告并在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于临床.PVP/PKP因其止痛效果确切、总体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
作者:刘振华;张亮;高梁斌 刊期: 2012- 03
-
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7例;年龄17~73岁,平均38岁;上颈椎损伤15例,下颈椎损伤22例;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分级:V级13例,Ⅳ级6例,Ⅲ级9例,Ⅱ级6例,Ⅰ级1例,0级2例.所有患者......
作者:胡加绍;张益俊 刊期: 2012- 03
-
交锁髓内钉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结合自体髓内取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髓内取骨植骨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36例新鲜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8例,女48例;年龄19~81岁,平均37.1岁;均为单侧股骨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6例,B型52例,C型38例;开放性骨折23例(均为GustiloⅠ型).均采用牵引床牵引下小切口感触辅助复位结合......
作者:林焱斌;李仁斌;张怡元;庄研;熊国胜;林任;林伟;蔡崇旺 刊期: 2012- 03
-
跨节段固定与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跨节段固定与经伤椎连续固定两种后路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7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2例,女79例;年龄15~65岁,平均32.5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为跨节段组(149例)和经伤椎组(12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及CT检查,术后及随访时均行X线检查,测定并比较两组伤椎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大小,同时观察神......
作者:沈宁江;王广积;王先安;林庆彪;林明侠;李一波 刊期: 2012- 03
-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
作者:赫兰学;王丹;李广程 刊期: 2012- 03
动态资讯
- 1 固骼生促进新鲜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 2 骨折愈合后拆除内固定是否有益?
- 3 闭合复位及撬拨法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 4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跟腱骨一期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 5 低渗联合冻干改良制备组织工程神经支架及其性能研究
- 6 带筋膜血管蒂桡骨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 7 L型解剖板踝前横切口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 8 环孢素A对吻合血管异体骨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
- 9 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对2260例创伤患者的前瞻性研究
- 10 兔骶丛爆震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11 1994~2003年深圳市骨科创伤住院病例调查分析
- 12 白细胞-血红蛋白指数在创伤早期对伤情判断的临床意义
- 13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的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 14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凸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 15 广东规定人均医疗费不得超全国平均水平
- 16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初步临床研究
- 17 3D打印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 18 医用3D打印技术的探索
- 19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20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弹性橡皮条制动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