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血供骨瓣移植与单纯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比较的系统评价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血供骨瓣移植与单纯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GoogleScholar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文献时间范围: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检索有关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血供骨瓣植骨术(联合手术组)与单纯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的文献,提取术后骨折不愈......
作者:彭笳宸;杨礼丹;何文斌;卿明松;章猛奇;刘金月;赵春涛;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8- 03
-
系统性生物力学评价大鼠股骨缺损修复进程的实验研究
目的系统性评估SD大鼠股骨孔性缺损在修复过程中力学性能的恢复.方法选取18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构建双侧股骨干钻孔缺损模型,每侧2孔缺损;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实验A组于术后4周取材,实验B组于术后8周取材,对照组于术后4、8周取材.对3组骨标本进行线弹性、黏弹性及疲劳测试评价,显微CT扫描测量其新生骨体积分数和骨密度,天狼星红染色观察新生骨中Ⅰ型......
作者:曹天庆;程朋真;杨柳;张帅帅;李东林;宋岳;刘斌;吴昊;裴国献 刊期: 2018- 03
-
不同类型填充物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的影响
目前用于治疗骨缺损的技术主要有骨移植、牵张成骨技术及Masquelet技术.其中Masquelet技术因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获得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面.Masquelet技术第1阶段填充材料对诱导膜的形成过程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临床使用多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其可以诱导形成富含血管和促成骨物质的膜结构,但不可降解,缺少骨传导性.磷酸钙骨水泥和硫酸钙骨水泥......
作者:刘耀辉;薛德挺;高翔;李杭;潘志军 刊期: 2018- 03
-
沉痛悼念骨科一代宗师——胡蕴玉
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胡蕴玉教授,于2018年3月6日14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8岁.胡蕴玉教授是我国骨科基础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一级教授.1955年毕业于原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从医、从教60多年,毕生致力于骨与关节损伤救治、周围神经损伤救治和组织工程修复、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曾担任全球“骨与关节十年”中国区负责人、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刊期: 2018- 03
-
美大学开发骨骼愈合剂可加速骨骼愈合减轻骨折痛苦
据中国台湾“中时电子报”2月22日报道,如今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研究小组正在开发一种注射药物,可以加速骨骼的愈合过程,有助于减轻骨折患者痛苦.据报道,普渡大学的研究团队己经成立名为Novosteo的创投公司,用以募资并且便于临床前的试验,以加速进入人体试验的阶段.早前,医学界提出许多创新的骨骼愈合剂,包括植入式生物贴片和聚合物支架.这些愈合剂确实能协助伤者恢复骨骼,但多......
作者: 刊期: 2018- 03
-
第四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新与转化病例大赛——华东赛区在南昌落幕
2018年3月10日,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纳通学院与骨今中外协办的“第四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新与转化病例大赛——华东赛区”在南昌如期举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骨创伤医院院长张堃教授主持开幕式并宣读了比赛规则.出席开幕式的专家有:大赛主席、本刊编辑部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余斌教授,华东赛区主席、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廖琦教授,北京积水潭......
作者: 刊期: 2018- 03
-
新研究:水仙花的天然提取物具有抗癌性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理学院DenisLafontaine领导的新研究测试了一种名为网球花胺(HAE)的天然水仙提取物的抗癌特性.HAE是一种天然生物碱,即在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天然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强烈的生理作用.正如Lafontaine和他的团队解释的那样,这种水仙提取物被认为对抗癌症有帮助;以前的体外研究(由Lafontaine团队和其他研究人员进行)表明,HAE具有克服细胞对细胞凋亡......
作者: 刊期: 2018- 03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专家讲师团暨骨折术后并发症与外固定技术研讨会在南昌成功举办
为了进一步提高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水平、规范处理流程及外固定技术应用,减少病残率,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专家讲师团暨骨折术后并发症与外固定技术研讨会”于2018年3月9-10日在南昌成功举行.大会开幕式由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廖琦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黄国富院长首先致欢迎词,他对远道而来的知名专家及所有与会的骨科......
作者: 刊期: 2018- 03
-
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刊文列出了2018年的10大科技突破.今年入选的技术包括面向所有人的人工智能(云端AI)、对抗性神经网络、人工胚胎、基因占卜、感知城市、巴别鱼耳塞、完美的网络隐私、材料的量子飞跃、3D金属打印、零碳排放天然气共10大突破性技术.1.3D金属打印3D打印的发展已有几十年时间.但到目前为止,3D打印仍主要用于制造一次性的原型产品.如果希望使用除塑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如金属打印,不仅成......
作者: 刊期: 2018- 03
-
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运用生物型加长柄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36例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20例;年龄为80~94岁,平均86.4岁;均为单侧,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Ⅲ型15例,Ⅳ型12例,Ⅴ型9例.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Ⅳ级13例,Ⅲ级14例,Ⅱ级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Harging......
作者:王跃辉;邹士平;陈宾;王爱国 刊期: 2018- 03
动态资讯
- 1 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的治疗
- 2 Gotfried阳性支撑复位结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
- 3 局部肌瓣转移和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
- 4 遵循骨折愈合的规律指导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治疗
- 5 “边睡觉边学习”,这个可以有
- 6 科技前沿
- 7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 8 股骨下段骨折并发缺血性肠病一例
- 9 钽涂层人工假体植入早期假体表面骨长入特点及其骨组织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 10 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 11 葡萄糖原合成酶-3β抑制剂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与下肢功能恢复的研究
- 12 中国滥用抗生素严重
- 13 我国创伤骨科医生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现状调查
- 14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
- 15 股骨干骨折--逆行穿钉与顺行穿钉的探讨
- 16 DCS在老年人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
- 17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再次内固定治疗
- 18 髋关节后脱位伴同侧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漏诊原因分析
- 19 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为蒂的腓骨皮瓣移植一例
- 20 拍乳腺X线片可查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