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导航辅助髋臼肿瘤切除与个体化定制假体重建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髋臼周围肿瘤精确切除与个体化定制假体重建的效果.方法选取1例左侧骨盆软骨肉瘤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男,55岁,二次术前行CT和MRI检查,利用三维图像融合技术判断髋臼周围肿瘤侵袭范围,确定外科边缘及截骨平面,根据截骨后骨盆缺损范围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设计并定制个体化髋臼假体.术前将CT数据、标记的截骨范围及假体安装参数导入导航系统中进行规划,术中在导航引......

    作者:张涌泉;郭征;付军;裴延军;吕心建;袁超凡 刊期: 2013- 01

  • 枕骨髁螺钉固定的三维解剖学研究

    目的在尸体标本上评估枕骨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10具尸体左、右两侧枕骨髁上分别置入直径为3.5mm、长度为20.0mm的螺钉,操作后行尸体枕颈部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CT图像上测量枕骨髁螺钉与椎动脉、脊髓、舌下神经管等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并测量螺钉长度、上倾角、内倾角、螺钉与舌下神经管的距离及进针点与枕骨髁内侧壁的距离.结果10具尸体共20侧枕骨髁均成功......

    作者:杨文玖;邹云雯;褚言琛;王进;杨慧英;侯庆先;李学森 刊期: 2013- 01

  • 数字矩阵建模在寰椎椎弓根螺钉通道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寰椎椎弓根通道在不同水平面角(TSA)、矢状面角(SSA)的变化规律,以及使用不同规格螺钉的变化规律,探讨数字矩阵建模在术前设计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案中的作用.方法将9位健康成人受试者(男5例,女4例;年龄26~70岁,平均45岁)的寰椎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0l软件,三维重建后用.dwg文件导入3dnax2009.确定三维参照坐标和进钉点,用3dmax中参考建模命令建......

    作者:覃涛;杜远立;王华;周才胜;郑东;杨述华 刊期: 2013- 01

  • InterTan钉板系统与空心钉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InterTan钉板系统与3枚互相平行的空心钉固定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取1名男性健康志愿者,28岁,体质量为75kg,通过16排螺旋CT扫描,取右侧近端股骨数据作为样本.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分别重建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三维可视化模型、InterTan钉板系统固定模型及3枚互相平行空心钉固定模型,并于Ansys软件中建立2种内固定模型的三维......

    作者:张晟;王一民;王博炜;佟矿;余斌 刊期: 2013- 01

  • 有限元分析在膝关节翻修胫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限元分析在膝关节翻修胫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名正常健康男性志愿者,25岁,身高170cm,体质量62kg,通过螺旋CT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建立三维膝关节翻修胫骨缺损有限元模型.建立胫骨平台内侧5.0、7.5、10.0、12.5和15.0mm高的5种不同楔形及块形骨缺损,分别模拟采用骨水泥(水泥固定组)、骨水泥强化螺钉(水泥强化组)和金属垫片(金属垫片......

    作者:邱奕雁;忻振凯;曲广运;吕维加 刊期: 2013- 01

  • 宏观数字骨科学—P2P的三维健康照护思维

    21世纪以来,跨领域交叉学科的整合成为现代文明的潮流,各类尖端科技经结合后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关键之一的推动者来自信息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医学,传统上是一门经验科学,诊断及治疗依赖大量个人或他人的过往经验.此类知识也一定程度上与操作经验有关.因此,当诊断工具及治疗器械随时代发展时,许多观念及传承便随之递变.若处在一个知识与技术爆炸的阶段,这古老的科学来不及随着世代转变便容易在各个医疗......

    作者:李佩渊 刊期: 2013- 01

  • 数字化技术在隐动脉皮瓣血供的可视化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隐动脉皮瓣血供的可视化及其临床初步应用.方法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灌注的新鲜成人尸体标本2具,进行16排多层螺旋CT全身连续扫描,提取大腿二维灰度.dicom格式图像并导入Amira5.4.1软件,对隐动脉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确定构建隐动脉皮瓣的范围.对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例(6侧)胫前皮肤缺损、骨外露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将扫描.dicom格式图像......

    作者:张元智;陆声;温树正;陈向军;李志军;裴国献 刊期: 2013- 01

  • 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11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55例)和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5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110例患者术后获6~34个月(平均......

    作者:金粉勤;薛锋;徐雪荣 刊期: 2013- 01

  •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7例;年龄9~68岁,平均35.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5例,压砸伤12例,坠落伤5例.骨折AO分型:41C型3例,42B型11例,42C型14例,43C型9例,44C型5例.开放性损伤程度按Gustilo分型:Ⅱ型28例,ⅢA型9例,ⅢB型......

    作者:陈昌胜;徐明勇;徐众华;王东明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