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年第05期

多孔钛合金表面镁涂层改性及其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裴轶丰;李小康;王财儒;李勇;樊向利;杨巍;孟祥飞;蓝平衡;万鹏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 钛, 合金, 镁
摘要:目的 探讨多孔钛合金表而镁涂层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成骨效应. 方法 采用真空离子镀技术在多孔钛合金材料内、外表面制备镁金属涂层.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及孔隙内部涂层形态,能谱分析涂层的元素组成.取成年家兔24只,随机分为2组(n=12),建立双侧股骨外侧髁部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未涂层的多孔钛合金(对照组)和镁涂层多孔钛合金(实验组),于取材前2周及前2d分别荧光标记骨小梁.术后2、4、8周取材,应用显微CT检测成骨情况,硬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骨小梁的生长速率,Van Gie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材料周围的成骨情况. 结果 电镜下镁涂层致密且形态规则,与材料表面结合良好,能谱分析显示镁元素存在于材料表面.显微CT结果显示:术后4、8周实验组的新生骨体积百分比平均分别为7.81% ±1.21%、16.83%±2.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8%±0.75%、12.0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双标的骨小梁染色结果显示:术后4、8周实验组材料周围双标骨小梁之间的距离平均分别为(49.96 ±5.34)、(67.25±6.75) μm,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6.08±3.64)、(34.69±8.71)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4、8周实验组材料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平均分别为9.37%±1.66%、16.51%±3.06%,均显著大于对照组(6.70%±0.79%、l2.1 8%±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孔钛合金表面镁涂层改性处理对多孔材料内部的骨长人和骨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