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髋臼T形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髋臼T形骨折5种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Mimics软件重建出正常骨盆,Solidworks软件划分髋臼T形骨折模型并建立前柱重建钢板+后柱拉力螺钉(前板后钉)、前柱拉力螺钉+后柱重建钢板(前钉后板)、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内髂坐钢板(组合钢板)、双柱逆行拉力螺钉(双柱螺钉)、前柱重建钢板+后柱后髂坐钢板(双柱钢板)5种内固定模型;Ansys软件赋值模拟在S1椎体终板上施......

    作者:钟子毅;童凯;谢献进;曹生鲁;王强茂;钟承桔;王钢 刊期: 2018- 06

  • 内固定术中螺钉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骨折内固定术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由于患者骨密度低,手术过程中先导孔质量不佳,选用不合理的螺钉结构及螺钉表面特性,置钉扭矩、置钉角度以及螺钉与骨孔的适配性未进行精准控制都将引起螺钉松动、失稳,终导致骨折内固定术失败.本文从骨密度、先导孔质量、螺钉结构、置钉扭矩大小、螺钉和先导孔的适配性等方面,对骨折内固定中螺钉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提升螺钉稳定性的方法,为临床骨折治疗提升螺钉稳定性......

    作者:周绍波;冯文强;江文涛;王成勇;陈滨 刊期: 2018- 06

  • 第四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新与转化病例大赛——华中赛区在武汉举办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承办,纳通学院与骨今中外协办的“2018《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新技术病例大赛——华中赛区”于2018年5月18日在武汉举办.开幕式上华中赛区执行主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刘国辉教授介绍评委嘉宾及领导,并对各位参会专家及比赛选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大赛主席、《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任余斌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创新是中国创伤骨......

    作者: 刊期: 2018- 06

  • 新方法有望通过唾液提前检测过敏

    人体免疫系统失调会引发过敏、1型糖尿病和多发性研化症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这些疾病只有出现相关症状时才能被确诊.俄罗斯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检测法,能在症状出现前通过唾液诊断出这类免疫系统疾病.唾液是人体体液的一种,它含有与血液中相同的免疫蛋白,且容易采集.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激光照射唾液样本,样本中的蛋白质会使光分散,感应器随之会把分散光的情况记录下来.......

    作者: 刊期: 2018- 06

  • 80个抑郁症基因被找到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刊登该国一项新研究称,人体近80个基因与抑郁症密切相关.这一发现是对抑郁症病因探究的重大突破.该研究中,为明确抑郁症的具体遗传指标,英国爱丁堡大学临床脑科学中心教授大卫·霍华德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对30多万名英国人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深入梳理分析.结果表明,在被发现的80个相关致病基因中,一些基因直接参与了大脑神经突触功能.神经突触的作用是通过电子和化学信号促进大脑中“通信”.这一结......

    作者: 刊期: 2018- 06

  • 再生组织技术有望用于脊髓修复

    美国西北大学官网近日公布,其生物纳米科技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斯图珀博士正带领一批化学家与纳米技术研究人员,通过肌体自我恢复的再生组织技术修复受伤脊髓.这项研究有望在将来替代目前骨髓移植和软骨替代手术中使用的侵入性疗法.再生组织技术源于干细胞领域的重大进步,斯图珀博士为此研究花了将近30年.他率先提出“软纳米科技”概念,在纳米尺度上对器官结构进行深入研究.1nm约等于人类头发直径的1/80000,在这个......

    作者: 刊期: 2018- 06

  • 新型抗生素有望用于对付耐药细菌

    现在许多致病细菌对已有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成为困扰全球医疗界的一个大问题.美国和法国研究人员报告说,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生素,有望用于治疗耐药性细菌感染.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学术刊物《分子细胞》上.新型抗生素名为ODL,由一种与线虫共生的细菌天然产生,这种细菌为了与其他细菌竞争,分泌了这种可杀灭其他细菌的物质.法国诺索药业公司研究人员筛查了该细菌的80个菌株,从中分离出了能用作抗生素的活性物质,并......

    作者: 刊期: 2018- 06

  • 2018国际内固定研究会(AO)中国区湖北省委员会扩大成立会议暨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

    2018年5月18-19日,由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中国区(AOCC)湖北省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承办的“2018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中国区湖北省委员会扩大成立会议暨高峰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此次高峰论坛邀请了国内二十余名国内创伤骨科界顶级大咖进行专题讲课.大会执行主席、AOCC湖北省委员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刘国辉教授在开幕式致辞并介绍参会嘉宾;河北医科......

    作者: 刊期: 2018- 06

  • 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9月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骨外科组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29例严重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5例;年龄23~62岁,平均40.3岁;按AO/OTA分类:C1型9例,C2型12例,C3型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27例.2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患者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结果术后......

    作者:钟振锋;杜梅;曹任胜 刊期: 2018- 06

  • 应用张力-应力法则牵张再生治疗皮肤缺损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张力-应力法则牵张再生治疗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应用无菌输血器及尼龙扎带制成皮肤牵张带治疗的16例皮肤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7~68岁,平均33岁;皮肤缺损面积约6cm×3cm~20cm×5cm.利用一根无菌硅胶输血管及数根无菌尼龙扎带制成简易皮肤牵张带,彻底清创后置于创缘两侧,距创缘......

    作者:陈全贵;苏伟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