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继发骨折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非手术椎体继发压缩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行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资料,以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等一般资料与试验组相匹配的术后未继发椎体骨折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

    作者:邢帅;杨勇;王永刚;胡旭昌;张苍宇;康学文 刊期: 2018- 06

  • 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Lisfranc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0~70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均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终随访,时间1~7年(平均4年).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5......

    作者:顾文奇;徐宏威;施忠民;梅国华;薛剑锋;邹剑;王晓康 刊期: 2018- 06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创伤研究所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6例58处不同部位的四肢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16~83岁,平均48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48例,开放性骨折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4d,平均8d.术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术后......

    作者:徐永清;吴一凡;熊鹰;余斌;郭远发;何晓清;范新宇;吕乾 刊期: 2018- 06

  • 终板破裂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终板不同破裂程度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终板破裂程度分为轻微组(17例)和严重组(1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伤椎高度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作者:车荟;马成;李游;赵峰;任永信 刊期: 2018- 06

  • 踝关节镜在诊治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在诊治Danis-Weber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骨科收治的35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3.1岁.每例患者均行4种检查诊断是否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前CT、MRI检查、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前和术后C型臂X线机透视、踝关节镜直视,比较4......

    作者:黄强;徐向阳;杨崇林;李星辰;郑月焕;朱尧卿;曹永星;徐杨博 刊期: 2018- 06

  • 后pilon骨折Die-punch骨块的CT分型及应用

    目的提出后pilon骨折的Die-punch骨块CT分型,观察其指导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根据后pilon骨折术前CT结果中Die-punch的大小和位置将Die-punch骨块分为5型.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32例;年龄20~87岁,平均46.5岁;根据Die-punch骨块CT分型:Ⅰ型16例(33.3......

    作者:王旭;耿翔;张超;王晨;陈立;黄加张;马昕 刊期: 2018- 06

  • 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在上胸椎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引导下上胸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52例(共70个椎体)采用T1~T4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有无使用自行研制的瞄准器分为瞄准器组(36个椎体)和非瞄准器组(34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机照射次数及疼痛视......

    作者:于磊;马草源;刘亚伟;王正义;许朝君;镐英杰;吴学建 刊期: 2018- 06

  • 骨折内固定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观察骨折内固定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的方法对2016年3~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胫骨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23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4个病区分为2组.A、C病区为试验组(123例),操作方法为术中松止血带、严格止血、不放引流;B、D病区为对照组(112例),操作方法为术中不松止血带、常规止血、放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孙旭;李庭;孙志坚;高志强;苏永刚;李绍良;朱仕文;吴新宝 刊期: 2018- 06

  • 关节镜下不同塑形状态前交叉韧带移植物Mohawk转录因子及胶原表达差异的研究

    目的评估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移植物稳定塑形阶段,关节镜下不同塑形状态的移植物在Mohawk(MKX)转录因子及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2017年3月至12月期间选择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单束重建ACL、因移除胫骨端内固定物返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后48~131个月,平均83.1个月)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关节镜下移植物血管及滑膜覆盖、张力、容......

    作者:吴冰;许美权;李盛;丘志河;梁达强;许鉴;钟名金;陆伟;柳海峰;朱伟民;欧阳侃;李皓 刊期: 2018- 06

  • 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实用可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改良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筛选后在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2MV培养液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力,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其成管腔能力,荧光显微镜检测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异硫氰酸荧光素-荆豆凝集素-1......

    作者:罗伟;李翔翮;杨先腾;李森磊;王远政;张一;田晓滨;孙立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