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防止周围神经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医用膜防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粘连形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即单纯缝合+PDDLA组(实验组)和单纯缝合组(对照组),每组各30只.坐骨神经切断后显微缝合,实验组缝合口局部用PDLLA膜包裹,对照组未做处理.术后2、4、8、12、16周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术后12、16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术后16周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组神经缝合......
作者:苏琰;张长青;宋飒;马鑫;曾炳芳 刊期: 2005- 12
-
环氧化酶在大鼠急性打击损伤脊髓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正常和急性打击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环氧化酶(COX)的表达.方法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手术对照组,脊髓损伤后2、4、8、16、24、48h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两种CO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OX-1蛋白在正常胸椎脊髓组织中有基础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脊髓灰质后角和白质后索的神经纤维网中;COX-2蛋白......
作者:曹师锋;倪灿荣;贾连顺;杨建东;钱列;邵将 刊期: 2005- 12
-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变化与治疗方式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随着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其发生率不断增加.股骨颈骨折后,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股骨头的血供情况,临床上可根据血供情况来选择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本文就针对核素骨断层扫描技术(SPECT)在股骨颈骨折检查中的应用综述如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陶军;庄传记;高勇;许永武 刊期: 2005- 12
-
胫骨骨折--髓内钉与石膏固定治疗的比较
许多研究表明,对于闭合性或I度开放性胫骨骨折,髓内钉的治疗效果可能比石膏固定治疗效果要好.在髓内钉治疗组中,骨折愈合时间和返回工作岗位时间较短,且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情况要更少.与石膏固定治疗组相比,髓内钉治疗组疼痛更强烈些,虽然患者对疼痛的抱怨较多,然而一些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的治疗结果仍然比石膏固定治疗组优秀.......
作者:Joseph R. Dettori;Dan C. Norvell;陈滨;姜小惟 刊期: 2005- 12
-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术后迟发后凸畸形的研究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术后脊柱迟发后凸畸形以及患椎楔变的发展规律.方法随访并回顾了1975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访5~26年,平均8.2年.分成两组,第一组为椎弓根钉内固定组;第二组为保守治疗、棘突钢板内固定、哈氏棒内固定等非椎弓根钉内固定组.分别测量受伤时、术后即刻、术后1年、术后2年、近随访时患椎的椎体楔变角,上下终板角.结果两组病例中,患椎术前前高、上下终......
作者:王自立;陈军;乔永东 刊期: 2005- 12
-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应用指征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6月间应用LISS治疗的22例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41.8岁(22~69岁).按AO分型:41-A型7例,41-C型15例.其中9例合并其它骨折,5例为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A3例,ⅢB2例).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12~17个月).22......
作者:罗从风;姜锐;曾炳芳 刊期: 2005- 12
-
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和影响临床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2月~2005年7月,收治陈旧性髋臼骨折37例,其中简单型骨折10例,复合型骨折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44.8d,选择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髂腹沟入路1例,延长髂腹沟入路2例,前后联合入路28例.手术平均耗时226min,术中平均失血1798mL.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8.9个月,采用Matta的复位标准以......
作者:孙玉强;鲍琨;金东旭;唐明杰;曾炳芳 刊期: 2005- 12
-
医用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系统在胫骨髓内钉手术中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以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手术为研究对象,开发医用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系统,总结该系统的临床应用经验,优化系统的结构设计,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机器人双目视觉空间定位技术,进行医用机器人的模块化、小型化、实用化结构设计,开发医用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系统;对胫骨骨折进行机器人辅助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定位髓内钉置入;临床应用于30例闭合胫、腓骨骨折(胫骨中1/3骨折8例、......
作者:王军强;苏永刚;胡磊;赵春鹏;王豫;周力;刘文勇;王田苗;王满宜 刊期: 2005- 12
-
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治疗新概念
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患,本文总结了治疗方面的近期进展和新概念.骨折后由于制动治疗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基础上,骨丢失愈发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愈合.因此,治疗的关键是要阻断这一恶性循环,防止或减少骨丢失.尽早进行功能练习和负重活动,常规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两者是同等重要的.牢靠的内固定和假体置换应该是多数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降钙素、激素替代疗法......
作者:徐莘香;王继萍;白岩 刊期: 2005- 12
-
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
目的分析跖跗关节(Lisfranc)骨折脱位急诊处理的不当所导致的后期功能障碍的原因,并结合现今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讨论.方法从2000年3月~2005年2月共收治陈旧性Lisfranc骨折脱位34例,24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患者行关节融合术.结果按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部分的评分标准,50~60分2例,60~70分4例,70~80分5例,80~90分18例,90~100......
作者:徐向阳;刘津浩;朱渊;吴强 刊期: 2005- 12
动态资讯
- 1 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膝关节侧副韧带影响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
- 2 基于椎弓根螺钉的新型聚醚醚酮树脂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评价
- 3 快捷式抗感染占位器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 4 改良跟骨钢板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 5 吻合血管的游离肌肉瓣加网状皮片移植修复胫骨骨折合并骨外露及感染创面
- 6 股骨髁间窝宽度指数在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差异比较
- 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前景
- 8 指背双蒂桥式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
- 9 切口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一期缝合切口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10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
- 11 自行研制的无创经皮经椎弓根三维定位导向器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 12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3 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螺钉松动折断原因分析及处理
- 14 经皮骨水泥强化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Genant Ⅲ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
- 15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
- 16 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骨折
- 17 空心加压螺钉与动力髋螺钉螺旋刀片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分析
- 18 周围神经及骨代谢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 19 他汀类药物促进骨生成作用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20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