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及前、后路手术对其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并评估椎间盘切除植骨术与椎板切开术对其影响.方法6例新鲜尸体完整颈椎及手术后颈椎,在模拟生理状态下进行屈曲及伸展位的应力松弛实验.结果在恒应变条件下,绘制术前及不同术式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函数及曲线;术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和初始化应力比值G(t)比术前明显增大,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后的G(t)值比椎板切开术大,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恒应变条件下,颈椎具有快......
作者:于铁成;刘一;徐莘香 刊期: 2004- 03
-
双切口双钢板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切口双钢板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方法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19例(AO分类:41-B3.2),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6.0岁,平均随访11.2个月.用Rasmussen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下肢力线全部矫正,其中优良16例,占84.2%,一般3例,占16.8%,不伴早晚期并发症.结论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疗效佳,......
作者:陈云丰;罗从风;曾炳芳;张长青;眭述平 刊期: 2004- 03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8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Ⅲ型12例,Ⅳ型9例,Ⅴ型14例,Ⅵ型13例,均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48例中46例获1~4年随访,优良率77%.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异.......
作者:王树金;邱锡定;陈建红;李云龙 刊期: 2004- 03
-
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了解微创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2年10月共有17例(17膝)闭合性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微创钢板法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5.3岁(20~66岁);其中左膝12例,右膝5例;男8例,女9例.按AO分型,41B型3例,41C型14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2例,Ⅴ型4例,Ⅵ型11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钢板固定.术后1、3、6......
作者:罗从风;高洪;仲飙;眭述平;曾炳芳 刊期: 2004- 03
-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随访病例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断和处理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随访的57例良好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膝关节稳定度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未见明显膝关节不稳现象,总结出本组病例膝关节稳定性良好的原因:①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发生率低;②......
作者:王秋根;汤旭日;张秋林;沈洪兴;纪方;禹宝庆;许硕贵;唐昊;王家林;陆晴友;王万宗;吴剑宏;汪方;方大标 刊期: 2004- 03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进行X线片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约有28.1%发生平台高度丢失(判定标准:关节面塌陷>3mm和/或轴向对线不良>5°),总结出6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
作者:汤旭日;王秋根;张秋林;沈洪兴;纪方;禹宝庆;许硕贵;唐昊;张春才;王家林;陆晴友;王万宗;吴剑宏;汪方;方大标;杨涛 刊期: 2004- 03
-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高能量损伤
目的探讨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后(SchatzkerⅤ、Ⅵ)的微创治疗,即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Hybrid外固定支架的疗效.方法从1999~2002年收治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7~48岁,平均39.3岁.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经6~27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12例均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2个月.膝关节功能伸膝0~......
作者:王蕾;陆宸照;王亚梓;张海生 刊期: 2004- 03
-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与功能评价
胫骨平台骨折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Hohl修正后分类(1991)、Schatzker分类(1979)及AO分类(1990).AO分类内容详尽,共分为两型(41-B和41-C)6组18个亚组,对资料积累极为有利,2000年已被美国JBJS杂志推荐使用,并作为美国创伤骨科学会(OTA)会议与JOrthopTrauma杂志论文的标准骨折分类.Schatzker分类分为6......
作者:顾立强 刊期: 2004- 03
-
脊髓损伤后并发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并发肺损伤的机理、病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家兔40只,通过改良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截瘫按Talove分级为1~2级,分为治疗组(B)和对照组(A),治疗组于伤后3h开始自静脉给予常规剂量(0.35mg/kg)的地塞米松治疗,分别于不同的时相点处死家兔,观察动物肺脏的病理改变.结果家兔脊髓损伤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肺脏损伤,肺出血(100%).脊髓损伤所致的肺出血,治疗组明显轻......
作者:傅廷友;万年宇;卢廷胜;林勇;宫岩虎 刊期: 2004- 03
-
角度前后位X片对腰骶椎后外侧融合的评估价值
目的寻求腰骶椎后外侧融合术后融合状态的佳X线评估方法.方法对1年来已行手术半年以上的18例腰骶椎后外侧融合术患者分别进行腰骶椎正侧位、角度前后位X片及CT扫描检查,观察L5横突与骶骨翼之间空间的大小、植骨块或骨融合的密度、融合骨块有无线形空隙形成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正位片及角度前后位X片均可很好显示L4-5的横突及其间隙,但对于L5~S1间的显示则在出口位片上效果更好,植骨块或融合骨的轮廓更清晰,......
作者:校佰平;徐荣明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世卫表示对流感大流行准备充足
- 2 解剖型短型头髓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 3 组织瓣移植结合骨搬运修复重建小腿大范围复合组织缺损
- 4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改进研究
- 5 不同内侧柱支撑重建对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影响
- 6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的老概念与新方法——第三代肱骨近端髓内钉的设计理念和临床实践
- 7 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诊治
- 8 国家卫计委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开放性骨折及肢体重建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班”与“骨盆与髋臼骨折治疗精研班”在广州成功举办
- 9 足踝创伤的处理
- 10 异补骨脂素对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影响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
- 11 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设计半髋关节表面置换定位导航模板
- 12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 13 几丁糖-胶原止血海绵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 14 基于X线片与CT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D分型研究
- 15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 16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促进珊瑚骨成骨的实验研究
- 17 断端成骨能力区域划分对锁定钢板桥接技术联合植骨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意义
- 18 健侧骶1为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 19 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分析
- 20 创新能力是创伤骨科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