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肺气肿的胸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肺气肿的胸椎压缩性骨折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技术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7例(10个椎体)合并严重肺气肿并且透视椎体显示不清的胸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侧卧位在CT结合C型臂透视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术后2d和随访时分别测定疼痛强度评分、止痛药使用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2~8个月,平均5个月.结果7例皆顺利完成手术,注射骨水泥的量平均2.2ml/椎体(1.0~4.0m......
作者:邓忠良;安洪;陈富;谢微波;黄朝梁;周言忠 刊期: 2003- 03
-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28例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其中19例应用克氏针固定,4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随访时间3~22个月,按改良的Mcbride评分标准,远期疗效优良者25例,优良率89.28%.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石膏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术后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作者:安贵生;荣国威;贡小英 刊期: 2003- 03
-
脊柱前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一种新的脊椎前路钉棒系统进行脊柱前路手术的效果.方法应用此器械对26例脊柱疾病患者进行前路手术,其中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18例,脊柱结核6例,脊柱肿瘤2例.结果26例随访25~67个月,X线显示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植骨融合牢固,无断钉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脊柱前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前路手术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作者:柯雨洪;周良安;王义生;廖俊星 刊期: 2003- 03
-
交锁翻修柄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应用
目的报道采用交锁翻修柄(Bicontact和Kent)进行在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手术的疗效.方法12例股骨侧假体翻修手术(假体松动5例,假体周围骨折7例)均采用现代无骨水泥技术,Bicontact翻修柄8例,Kent翻修假体4例,结合金属网、钢丝线缆握紧系统器械和异体骨移植进行结构重建.结果平均随访8.40个月,功能优良10例(83.34%),可1例(8.33%),差1例(8.33%),后者出现......
作者:林坚平;I Dinulescu;黎早敏;郑南生;A Badila;宋世锋;曾凡;陈剑飞 刊期: 2003- 03
-
人体残肢上臂神经信息检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人体残肢上臂神经的相互协调关系.方法以自制微电极直接插入残肢上臂三大神经的神经束中作为记录电极,以神经束外微电极作参考电极,远端连接肌电图仪,患者用脑意识控制患肢动作,分析各组电信号.结果模拟腕伸时桡神经电位波幅较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高.模拟腕屈时以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电位频率略高.结论支配始动肌的神经较支配拮抗肌的放电活跃.神经束内微电极可提供周围神经更多的信息.......
作者:贾晓枫;陈中伟;陈统一;张键;张晓文;斯扬;胡天培 刊期: 2003- 03
-
颈椎双向牵引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和原理初探
目的探讨颈椎双向牵引床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84~2001年应用颈椎双向牵引技术治疗9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5例新鲜脱位均能复位,87例陈旧性病例中有7例未经前路松解术而能复位;72例须经前路松解后再牵引能缓慢复位,有8例仍不能复位.结论颈椎双向牵引技术是对颈椎单向牵引的进一步革新和完善,牵引功效明显优于单向牵引,适应于经单向牵引无效的寰枢椎骨折脱位.......
作者:尹庆水;刘景发;夏虹;吴增晖;徐国洲;潘刚明;黄华扬 刊期: 2003- 03
-
断肢再植术中血运的临时重建
目的探讨在断肢再植术中采用临时血运重建的方法以缩短断肢缺血时间,促进断肢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在断肢再植术中使用各种导管先行临时血运重建,然后再按常规方法行再植术,并与单纯按常规法行再植术进行客观指标的统计比较.结果术中采用临时血运重建方法疗效满意,优于常规手术方法.结论在断肢再植术中采用血运临时重建方法具有临床实用性,对恢复断肢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正维;孙庆仲;孙刚 刊期: 2003- 03
-
股骨逆行交锁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0例
目的观察股骨逆行交锁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0例.按AO/ASIF分类法,A1型11例,A2型7例,A3型3例,C1型5例,新鲜C2型2例,陈旧C2型1例,C3型1例.结果随访6~54个月,平均18个月,30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1例,良5例,优良率86.6%.结论GS......
作者:吴四军;张光武;刘家帮 刊期: 2003- 03
-
尺桡骨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及处理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不愈合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本组73例尺桡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分别选用不同的内固定、自体松质骨植骨、瘢痕、骨间膜松解以及局部皮瓣转移等综合治疗,术后尽早行前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2~29个月,73例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满意64例,优良率87.7%.结论影响尺桡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因素包括局部软组织条件、骨折部位及损伤程度、内固定强度以及不恰当的早期活动等,感染不是主要因素.正确选择内......
作者:林廷军;许声联;邓迎生;邹重文;杨学泳 刊期: 2003- 03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目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方法21例骨盆骨折,Tile分类:B型11例,C型10例.分别采取前方髂嵴入路或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用钢板螺钉固定骶骨、髂骨及耻骨的骨折或脱位.采取后方髂后上嵴旁入路,用骶骨棒固定骶骨骨折.结果随访1~1.5年,21例均获骨性愈合,恢复原有工作,X线平片评价:17例良好,4例差.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丁亮华;赵爱民;何双华;胡新宇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307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
- 2 无丝3D打印技术常温构建仿生人工骨支架的研究
- 3 成人干细胞培植器官移植手术首获成功有望彻底改变传统外科手术方式
- 4 椎弓根螺钉联合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
- 5 踝关节镜在诊治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意义
-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 7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技术的新进展
-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 9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后手术处理的目标
- 10 急性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进展
- 11 骶骨Ⅱ区骨折侧方、前后、旋转移位特点及其与骶神经损伤关系
- 12 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涉及转子间的股骨长段粉碎性骨折
- 13 磷酸钙骨水泥的临床应用进展
- 14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
- 15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凸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 16 Catheter fabric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 17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 18 三柱理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9 上颈椎骨折脱位并椎动脉损伤的外科治疗
- 20 外固定支架加压牵开再加压治疗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