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年第04期

21世纪医学发展未来

裴国献;陈滨

关键词:诺贝尔医学奖, 发展未来, 分子生物学, 现代医学, 医学生物技术, 医学家, 脱氧核糖核酸, 疾病的预防, 基因工程技术,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病理学, 基因组图谱, 质的层次, 医学理论, 医学发展, 细胞水平, 生物制品, 涉及领域, 认识世界
摘要: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在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平台期后,近两个世纪以来医学有了飞速的进步.从19世纪中叶细胞的发现到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理学及细胞病理学的形成,现代医学跨过了第一个里程碑.医学深入到细胞水平,不仅使医学家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大大地提高,而且对于疾病的预防和诊疗也有了科学的依据.到20世纪上半叶,各种病原体的发现、疫苗及生物制品的发明、维生素和激素作用的阐明、抗生素和化疗药物的研制(这些成果涵盖了该阶段诺贝尔医学奖的主要内容)、化验、X线及生物电检查的应用、消毒、麻醉和止血等外科基本问题的解决,对医学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中叶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形成,也成为20世纪下半叶诺贝尔医学奖的主要涉及领域.以分子生物学为主要依托的医学生物技术的相继问世,使医学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医学家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手段也进入到更微观更本质的层次,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问世,80年代基因治疗的临床试用,同时在国际上对人类全部基因组图谱测定的开展,这些都预示着整个医学理论和实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基于以上医学的发展,本文就本世纪医学的未来从不同角度作一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