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年第06期

汶川地震灾区骨科医生面对的问题与对策

郭征;王臻;朱锦宇;丛锐;赵广跃;闫铭;王倩

关键词:地震, 急救, 骨科, 挤压伤
摘要:发生地震后,伤员救治环境与场所与平时有很大差异,余震不断、停水、停电、人员复杂、卫生条件差是其主要特点.野战手术车拥有齐全的抢救、治疗及检验等各种必要的设备,这对伤情的判断与救治都非常有利.地震伤员以骨科伤员为主,占70%,至震后4-5d,伤者往往伴有极度营养不良、心理恐惧、电解质紊乱,伤口创面严重污染,气性坏疽的发生率较高,还有许多患者出现挤压综合征,直接影响救治效果.在伤员救治方面,在认真排查与分析伤情后,进行生命支持和对症治疗;针对严重毁损、感染无法控制的肢体紧急进行截肢处理;而对部分肢体虽已感染,但肢体远端尚存有一定功能和血运的伤员,可以进一步治疗,保留肢体;对于地震伤员的救治,外固定架固定术是一项非常便利有效的方法,早期救治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