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四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细菌感染及耐药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任有亮;彭笳宸;李政道;刘曦明;杨晋;Stephen L.Kates;Edward M.Schwarz;Chao Xie
关键词:感染, 骨折,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创伤性骨折术后Gram阳性和阴性细菌感染的地域性分布态势及耐药率,旨在为手术前、后经验性使用抗菌素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筛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因四肢创伤性骨折住院治疗的3 728例患者,按照CLSI M-100-S22标准,收集经手术、病理及细菌培养证实细菌感染的5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整理其病理、窦道分泌物或病灶穿刺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数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等主要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四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细菌感染率为1.37% (51/3 728).常见感染骨折部位依次为胫腓骨(25例,49.02%)、股骨(11例,21.57%)、尺桡骨(8例,15.69%).单株菌感染45例(88.23%),混合感染6例(11.76%).Gram阳性细菌感染以S.aureus(27例,47.37%)、表皮葡萄球菌(4例,7.02%)、鸟肠球菌(2例,3.51%)为主;Gram阴性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E.coli)(9例,15.79%)、阴沟肠杆菌(4例,7.02%)、肺炎克雷伯氏菌(2例,3.51%)为主.药敏试验发现主要Gram阳性菌耐药率为40.74%~100.00%,以耐林可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为主,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耐药的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和鸟肠球菌.主要Gram阴性细菌耐药率为44.44%~100.00%,以耐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他啶等为主,未检出对亚硫胺霉素耐受的主要Gram阴性菌.S.aureus感染的27例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11例(40.74%),全部对吗啉恶酮、氨苄西林、替加环素、万古霉素等敏感. 结论 创伤性四肢骨折术后感染以下肢长骨和尺桡骨感染单株S.aureus、E.coli、表皮葡萄球菌或阴沟肠杆菌为主,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仅MRSA感染率较高,且混合感染多以S.aureus合并其他细菌感染为主.根据耐药谱结果分析、对本地区感染病灶彻底清除术前后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选择建议为:Gram阳性细菌感染选用替加环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Gram阴性细菌感染选用亚胺硫霉素为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