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费晨;魏巍;张斌飞;屈霜威;王晨;孙健平;李嘉浩;庄岩;张堃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 D-二聚体, 胫骨平台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90例,女58例;年龄为19 ~83岁,平均(47.2±13.1)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24例,Ⅱ型17例,Ⅲ型25例,Ⅳ型29例,V型34例,Ⅵ型19例.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判断DVT的发生情况,并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术前DVT发生率为43.92% (65/148),术后DVT发生率为52.70% (78/148),均以远端血栓为主.年龄(OR=1.043,95% CI1.015~1.072,P=0.002)和入院D-二聚体(OR=1.219,95% CI1.009~1.473,P=0.040)是术前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075,95%CI1.042 ~ 1.110,P=0.000)、手术时间(OR=0.994,95% CI0.989 ~0.999,P=0.016)、术后1dD-二聚体(OR=1.135,95% CI 1.025~1.258,P=0.015)和术后3dD-二聚体(OR=1.366,95% CI1.008~1.853,P=0.044)是术后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高,但以远端血栓为主.对于骨折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通过D-二聚体动态监测结合下肢静脉超声早期诊断有无DVT的发生,对于存在下肢DVT的患者在保证良好的手术质量的前提下酌情加快手术进度,以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