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舟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舟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非常具有挑战性.前次的手术使得患者术前评估复杂化,增加了以后手术的技术难度.骨不连愈合是预防腕关节塌陷和进行性关节炎的关键.判断手术技术因素还是治疗方法导致初次手术固定失败是必需的.CT对于确认骨不连和制定翻修手术计划特别重要.舟状骨骨不连翻修手术中骨移植物和固定装置的使用,包括不带血管蒂和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术及螺钉、钢板.使用不带血管蒂骨移植加螺钉固定能够达到满意的愈合率......
作者:任海亮 刊期: 2017- 01
-
骨搬运技术与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与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骨搬运技术与骨诱导膜技术治疗的46例感染性骨不连患者资料.男33例,女13例;年龄12~68岁,平均45.3岁;骨不连部位:胫骨40例,股骨6例.37例患者采用骨搬运技术,9例患者采用骨诱导膜技术.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
作者:刘亮;栗树伟;李岩;王东 刊期: 2017- 01
-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35所医院和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9279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女比为0.66:1;骨折高......
作者:刘磊;邵佳申;郭家良;金霖;杨宗酉;孙家元;陈伟;王海立;殷兵 刊期: 2017- 01
-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骨折分型等指标.结果共收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3622例,A组2886例,B组7......
作者:李佳;邵佳申;于沂阳;李石伦;刘勃;张飞;董天华;杨光;陈霄 刊期: 2017- 01
-
大肢体再植中应用体外循环技术研究一例报告
自从1963年陈中伟[1]首次报告成功进行断肢再植以来,断肢再植逐步广泛开展起来,然而由于大肢体离断后再植过程风险大,术后全身并发症多,再植肢体的功能较差,大肢体再植技术未在临床得以推广和进一步突破.以往传统再植均是远、近端清创后,由离断肢体远断端动脉端灌洗,只能起到冲洗管腔的作用.我们应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ECC)技术成功处理1例缺血时间为6h的上臂离......
作者:李颖;邢建新;王国军;蒋继亮;王春书;王飞;杨俊生;李力毅;陈约东 刊期: 2017- 01
-
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标准专家共识
随着数字化技术及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借助于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将虚拟的影像变为实体模型,产生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新途径,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工作模式.其中,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骨科模型是早开展的技术之一,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在数据获取、模型设计、打印及应用等方面还缺乏具有参考价值的技术指导与标准.为指导、规范3D打印骨科模型在临床的......
作者: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 刊期: 2017- 01
-
创新与转化:骨科发展新常态
创新(Innovation)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技术创新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创新双螺旋)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
作者:裴国献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基金项目汉英名称对照(二)
- 2 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骨骼肌中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的影响
- 3 颈5椎体贯通伤致Brown-Sequard综合征一例
- 4 第七届南方创伤骨科论坛暨老年围髋部骨折及肢体重建新进展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 5 锁定钢板结合或不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
- 6 合理选择骨盆环损伤的固定方式
- 7 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研究进展
- 8 Pilon骨折的微创治疗
- 9 世界卫生经济大会首次在华召开
- 10 专家型胫骨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 11 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 两种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研究
- 13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探讨
- 14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
- 15 髂嵴-耻骨联合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 16 尺骨鹰嘴骨折不同程度骨量丢失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 17 第一届全国骨盆与髋臼骨折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高级讲习班在广州举行
- 18 交通伤致颈椎挥鞭样损伤的急诊诊治
- 19 仁心仁术 躬耕杏林——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倪江东教授
- 20 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