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微创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AO分型A3型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MI-TPLA)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AO分型A3型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MI-TPLA进行椎管减压、伤椎内植骨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7例伴有神经损伤的A3型腰椎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45.7岁.骨折椎体:L17例,L26例,L33例,L4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
作者:陈云生;陈荣春;游辉;郭朝阳;钟红发;张树芳;刘宁 刊期: 2015- 06
-
手术治疗成人足舟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成人足舟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舟骨关节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例成人舟骨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32~60岁,平均42岁;按Maceira分期:Ⅱ期1例,Ⅲ期4例,Ⅳ期3例,Ⅴ期1例;6例行距舟-舟楔关节融合术,2例行单纯距舟关节融合术,1例行三关节融合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
作者:赵良军;劳山;赵劲民;薄占东;花奇凯;罗高斌 刊期: 2015- 06
-
金属内植物表面微螺纹联合微弧氧化处理对其在骨质疏松条件下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过表面微螺纹复合微弧氧化处理的内植物能否提高其在骨质疏松(OP)绵羊体内生物学表现.方法选用6只成年雌性绵羊,建立OP模型.分别于每只绵羊右侧髂骨植入6枚内植物,分为3组,每组2枚.A组:表面未处理组;B组:微螺纹处理组;C组:微螺纹加微弧氧化处理组.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并随机选取3只绵羊在其左侧髂骨分别植入6枚内植物,每组2枚,作为力学实验0点对照.取材标本进行大推出力实验、Micro......
作者:杨峥;石磊;王陵;郭征;雷伟;张扬;李小康;裴国献 刊期: 2015- 06
-
下胫腓联合断裂对踝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究踝关节下胫腓联合前韧带断裂和全部断裂对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成年健康新鲜踝关节,建立3组模型:A组: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及下胫腓联合完好作为正常组;B组:把A组下胫腓联合前韧带切断,作为下胫腓联合部分损伤组;C组:把B组标本下胫腓联合完全切断;作为下胫腓联合完全断裂组;把6具踝关节按A→C顺序分别入组并置入电子压力传感器,置于生物力学机上分别在背伸10°、内翻20°、外翻20°、......
作者:董伟强;余斌;白波 刊期: 2015- 06
-
骨骼肌系统中不同组织之间的界面构建研究进展
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材料相连,其界面往往是力学薄弱点.而人体骨骼肌系统中不同组织的界面如骨-软骨、骨-韧带却异常牢靠,这与界面的组织结构、生化特性和力学性能密不可分.界面的特殊构成可以使应力逐渐过渡,从而将应力集中小化.目前,骨骼肌系统中不可完全再生的组织如前交叉韧带、软骨等损伤的治疗一直是骨科的挑战性难题.组织工程技术和再生医学的飞速发展为治疗此类疾患带来希望.然而传统的组织工程技术只注重肌腱、骨......
作者:李宏国;孙立国;朱小燕;张金海;薛英森;刘鑫成;范宏斌 刊期: 2015- 06
-
改良关节镜前内侧入路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内踝移位骨折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关节镜前内侧入路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伴有内踝移位骨折的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8例伴有内踝移位骨折的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1例,女17例;年龄23~59岁,平均35.8岁;左侧16例,右侧22例.内踝移位骨折采取改良关节镜前内侧手术入路治疗,于胫前肌腱与大隐静脉之间进入,切口长1.5~2.5cm,采用克氏针或空心钉经皮固定.结果手......
作者:汪国栋;孟乘飞;陈磊;刘曦明;魏世隽;王威 刊期: 2015- 06
-
可吸收钉板系统治疗踝关节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钉板系统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2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4例,女6例;年龄21~52岁,平均33.2岁;左踝8例,右踝12例.三踝骨折7例,内外踝骨折10例,单纯内踝骨折3例.均采用Inion可吸收钉板系统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足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
作者:王俊芳;王琼;张成玉;程力;顾晓峰 刊期: 2015- 06
-
探讨旋前方肌缝合与否对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的原因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旋前方肌缝合与否对腕关节功能疗效无明显影响的原因.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6例,女31例;年龄29~73岁,平均56岁;骨折按照AO分型:A3型7例,B3型14例,C1型10例,C2型26例,C3型30例.第一次手术旋前方肌修复者49例,未修复者38例.所有患者二次手术行内固定物取出时同时解剖旋前方肌,行......
作者:李当科;吕夫新;孙正考;李晓辉 刊期: 2015- 06
-
偏向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与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
目的探讨偏向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与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D'Alonzon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8例新鲜Anderson-D'Alonz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8~60岁,平均37岁.Ⅱ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椎后脱位患者18例,合并寰椎前脱位患者10例,未见明显寰枢椎脱位患者30例.术前患者神经功能按照......
作者:黄威;蔡贤华;徐峰;黄勇;康辉;李彦锦;曾晶山;李超 刊期: 2015- 06
-
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结合体外数字定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体外数字伤椎定位结合探针应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46~84岁,平均63岁;损伤节段:T124例,L17例,L22例,L32例,L41例.结果术后X线片示椎体定位无误.所有......
作者:汤长华;杨惠林;曹晓建;殷国勇;张晓慧;周晓宇;张杰;李志胜;冯国新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斯氏针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 2 急诊拇指再造的适应证分析
- 3 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骨隧道变化特点的研究
- 4 骨科医师的医疗风险(三)
- 5 前路单椎间隙融合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 6 Pilon骨折的微创治疗
- 7 股骨髁部C2、C3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 8 高龄患者脊柱压缩骨折的早期诊断
- 9 计算机辅助骨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 10 正常拇指指尖三维运动定量分析
- 11 镍钛合金记忆弓齿钉在粉碎性肩胛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12 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13 组织工程化脂肪基质细胞诱导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
- 14 腕关节极限运动与头-月-三角-钩骨融合体稳定性的关系
- 15 钛网联合钢板前路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
- 16 早期非全身麻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
- 17 疲劳性骨折临床分型的应用
- 18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离体生物力学评估
- 19 人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 20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与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