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型接骨板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35.3±27.7)岁;采用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固定.螺钉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38.5±25.8)岁;采用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固定.所有患者......

    作者:潘昌武;蔡贤华;刘曦明;汪国栋;阮剑;杜涛;聂宇 刊期: 2015- 05

  • 年龄与地面性质对高处坠落伤致伤规律及其严重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年龄与地面性质对高处坠落伤致伤规律及其严重度的影响,以期提高高处坠落伤的诊断与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230例高处坠落伤患者资料,男925例,女305例;年龄为1~86岁,平均38.5岁.应用损伤严重度改良评分(RISS)评估损伤程度,分析不同年龄段(<15岁、15~50岁、>50岁)与地面性质(泥沙地面和水泥、石质地面)对高处坠落伤致伤规律及其严重......

    作者:蔡贤华;刘曦明;谭宗奎;徐峰;汪国栋;黄继锋;王庆;王华松;魏世隽 刊期: 2015- 05

  • 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后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锁定接骨板、锁定螺钉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3年11月行锁定接骨板、锁定螺钉取出术的308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男190例,女118例;平均年龄为36.8岁(12~82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至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6.3个月(2~56个月).骨折部位包括肱骨、尺桡骨、锁骨、股骨、胫骨及踝关节.观察是否出现内固定物取出困难,记......

    作者:侯云飞;周方;田耘;姬洪全;张志山;郭琰;吕扬 刊期: 2015- 05

  • 二维导航技术在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二维导航技术在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应用二维导航引导内固定治疗的28例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分为两组:股骨颈骨折组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4.5±7.3)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3例,Ⅲ型8例,Ⅳ型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组15例,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74.5±9.6)岁;骨折按Evens-Jens......

    作者:文良元;纪泉;赵立连;申剑;孙凤坡;高新生;蔡恒江;薛庆云 刊期: 2015- 05

  • 性别对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血清钴铬钼离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性别对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RHA)后血清钴、铬、钼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因交通伤导致的24例单侧股骨头骨折患者,根据性别不同分为两组:男性组12例,平均年龄为(54.7±5.9)岁,股骨头骨折分型:31-C1型5例,31-C2型7例;女性组12例,平均年龄为(53.9±5.8)岁,股骨头骨折分型:31-C1型6例,31-C2型6例.所有患者均行金属对......

    作者:王伟;刘璠;刘华;陶然;杨洪伟;刘雅克 刊期: 2015- 05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发表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的报告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公开发表的Meta分析(MA)/系统评价(SR)的报告质量及方法学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9年9月至2013年12月发表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MA/SR文章,并进行手工检索.由2名独立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查文章,应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规范量表(PRISMA)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量表(AMSTAR)对纳入文章进行评价,并比较2010年前、......

    作者:丁凡;任义军;赵志明;胡锐;李明静;勘武生 刊期: 2015- 05

  • 塞来昔布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疼痛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疼痛的影响及术前预防性镇痛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因外伤行膝关节镜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例,女22例;年龄为15~59岁.将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和维生素C组,每组15例.入院后第2~4天塞来昔布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维生素C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分别于入院当晚(用药前1d)及用药后第......

    作者:林子洪;钱思浓;王海兴;李盛;叶圣龙;王良泽;沈梓维;郑秋坚 刊期: 2015- 05

  • 髋臼后柱后区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

    目的探讨髋臼后柱后区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点及其对后柱拉力螺钉固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10例(20侧)正常成年男性患者(年龄为24~67岁,平均36.1岁)的骨盆核磁共振轴位片,在坐骨棘尖平面(P1)和坐骨棘尖上5mm平面(P2)用线1~5模拟三方位(髋臼正位、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透视.线2和线3分别与后柱后骨面交于A、B点,线1与线2、线3分别交于D、C点.E为CD中点,过E作CD的垂线与后柱后面交......

    作者:赖剑强;曹生鲁;汪祎然;冯凯;王钢 刊期: 2015- 05

  • 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行TKA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根据手术过程中关节腔内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30例,在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内注射1g氨甲环酸,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对照组30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术后闭合引流3h,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72h血红蛋白下降率、凝血......

    作者:张权;孙立;杨先腾;汪健;田晓滨;方开云;刚绍鹏 刊期: 2015- 05

  • 膝关节置换术髓外定位系统中三种胫骨远端解剖标志物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足背动脉、(足母)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作为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髓外定位系统中胫骨远端解剖标志物的准确性.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56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56侧踝关节为研究对象,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足背动脉中点、(足母)长伸肌腱外侧缘和趾长伸肌腱内侧缘在踝关节屈曲90°中立位、屈曲90°外旋30°及屈曲90°内旋30°时至踝关节中点的距离,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单因素方......

    作者:王新光;史占军;郭汉明;肖军;黄玉良;陈秋兰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