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EGb761治疗组.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其余2组参照改良Allen法制造脊髓损伤模型.EGb761治疗组术后每天腹腔注射1次EGb761100mg/kg,假手术组和损伤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作者:邵为;仲海燕;龚凯;闫铭;王新国;程慧;刘伟慧;刘影;陈宇飞 刊期: 2014- 10
-
微创前置钢板固定技术对肱骨干中下段血供影响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对比传统经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与微创前置钢板固定(MIAPO)技术对肱骨干中下段血供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成人新鲜冷冻上肢标本6对(12具),男4对,女2对;死亡年龄54~87岁(平均68.3岁).每对为一组(左、右各一具),随机选择左、右侧分别行经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MIAPO技术后,所有标本经腋动脉灌注乳胶-四氧化三铅液,行X线片检查并解剖观察,对比分析肱骨中下段主要动脉分支的走......
作者:薛子超;姜朝来;秦晖;胡传真;安智全 刊期: 2014- 10
-
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当前,慢性骨髓炎已成为骨科主要病种之一,治疗棘手,致残率和复发率高.静脉给药效果欠佳,易产生耐药性,且手术难以彻底清创.创伤初期及术后慢性感染可导致大段骨缺损,一般采取骨移植和载药系统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效果较差,患者甚至不得不进行截肢,对身心伤害极大,这为临床寻找满意的治疗方法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生物活性材料的深入研究,部分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1],这为治疗骨髓炎带来了希望.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需......
作者:宋绍军;徐大波;曹烈虎;翁蔚宗;苏佳灿 刊期: 2014- 10
-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治疗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又称胫骨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扭伤、坠落伤等轻度暴力亦可造成此类骨折.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占所有胫骨平台骨折的8%~15%[1-5].由于受到后外侧腓骨头的遮挡,膝关节后侧又有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走行,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块的复位与固定存在诸多困难,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难点之一.近年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已有......
作者:胡孙君;张英琪;张世民 刊期: 2014- 10
-
斜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斜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适应证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资料,男46例,女33例;年龄13~82岁,平均47.5岁.采用斜T型钢板内固定36例(内固定组),外固定支架固定43例(外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功能指标,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
作者:朱成栋;夏建忠;乔高山;印文彩;朱乐银 刊期: 2014- 10
-
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78例C型(AO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男38例,女40例;年龄25~72岁,平均55岁.根据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6例(A组),合并Ⅰ型尺骨茎突骨折20例(B组),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22例(C组).术后1年从骨......
作者:简小飞;陈廖斌;王华 刊期: 2014- 10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3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52例,女61例;年龄60~78岁,平均71.9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58例(A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5例(B组).按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及尺偏角恢复程度、腕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腕关节Dienst功......
作者:王剑;王钢;格日勒图;孙官文;史斌;黎明 刊期: 2014- 10
-
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5例;年龄16~63岁,平均25.5岁.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2组:前臂背侧单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单切口组)和前臂桡尺侧双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双切口组).观察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
作者:余占洪;王志坤;谢文伟;苏厂尧;廖德允;姚汉刚 刊期: 2014- 10
-
经皮克氏针与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克氏针(PP)和弹性髓内钉(TEN)固定治疗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72例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患儿资料,男43例,女29例;年龄7~15岁,平均11.2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PP组35例和TEN组3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
作者:毕波;王小林;邵景范;杨小进;李虹霖 刊期: 2014- 10
-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Colles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调查Colles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Colles骨折患者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并对两组性别构成及年龄段分布进行对比.结果共诊治5980例Colles骨......
作者:殷兵;王娟;赵海涛;李彦森;刘磊;陈伟;刘松;孙家元;张如云 刊期: 2014- 10
动态资讯
- 1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辅助Mosaicplasty技术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整合
- 2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 3 Rho/ROCK Ⅱ特异抑制性小分子多肽对脊髓损伤微环境下新生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 4 硫酸葡聚糖/重组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成骨化研究
- 5 胫骨上端金属异物并致骨囊肿一例
- 6 万古霉素硫酸钙或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
- 7 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8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
- 9 重视髋部骨折的处理与临床研究
- 10 骶骨Ⅱ区骨折侧方、前后、旋转移位特点及其与骶神经损伤关系
- 11 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 12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 13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国人股骨前弓匹配性的影像学研究
- 14 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伸直性僵硬的疗效比较
- 15 谈谈我们对《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的手术治疗》一文的一些看法
- 16 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骨成分变化的影响
- 17 拍乳腺X线片可查心脏疾病
- 18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选择
- 19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 20 小肠粘膜下层与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