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年第7期文章
  • 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印迹的研究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测量双束止点印迹,为临床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55名志愿者双侧共110个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其中男32名,女23名;年龄20~50岁,平均28岁.64排工作站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印迹,测量并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膝关节侧别印迹角、长短轴、印迹边缘至周围软骨的距离,以及双束中心点距离等.结果110个膝......

    作者:张强;徐虎;王迎春;孙芳菲;张春礼 刊期: 2012- 07

  • 一期获取自体脂肪干细胞复合可缓释诱导因子支架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可缓释诱导因子支架的制备及一期获取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冻干缓释支架,应用Elisa方法检测支架缓释诱导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2(TGF-β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猪ADSCs,取2个细胞支架复合体,体外培养3周后观察细胞在支架内的分布情况及软骨外基质的Ⅱ型胶原和蛋白......

    作者:刘宪民;杜明昌;刘松波;王琪;田竞;陈语;项良碧;王洋 刊期: 2012- 07

  • 经皮长U形空心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评价经皮长U形空心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成年新鲜胸腰椎标本8具,平均分为普通椎弓根钉组和长U形空心椎弓根钉组,每组4具标本.制作椎体前屈压缩性骨折,分别采用普通椎弓根钉和长U形空心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利用生物力学的电测试验应力分析方法测试固定后脊柱的极限压缩强度、轴向压缩刚度、弯曲刚度、扭矩和扭转刚度.结果普通椎弓根钉组和长U形空心椎弓根钉组的平均极限压缩强度分......

    作者:王春;陈少坚 刊期: 2012- 07

  • 陈旧性距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发生比例不到全身骨折的1%[1],但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骨折并发症较多且严重.约60%以上的距骨表面被软骨覆盖,其余部分覆以骨膜,以维持血供,无肌肉或肌腱附着,血供较差[2].对于距骨骨折,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则晚期容易发生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缺血性坏死及踝关节、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陈旧性距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治疗较为棘手,是足踝外科医......

    作者:李兵;陈大伟;俞光荣 刊期: 2012- 07

  • 泰勒空间外固定支架的应用

    Ilizarov系统是利用铰链和根据患者情况特殊设计移动装置来完成复杂畸形的矫正,需要系列化或分步骤调整框架结构,更换铰链和不同的移动装置[1-2].1994年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城,J.CharlesTaylor和HaroldS.Taylor首先将Stewart平台和Chasles理论应用于骨科.他们改良了Ilizarov外固定系统,使用6根在接头处能自由旋转、并可伸缩的支撑杆连接远、近端的固定......

    作者:陈建文;胡新永 刊期: 2012- 07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半螺纹空心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半螺纹空心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7例Lisfranc损伤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1~52岁,平均35.5岁;均为单侧损伤.Lisfranc损伤按Myerson分型:A型6例;B1型4例,B2型3例;C2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至10d,平均7.5d.结果17......

    作者:杨光诗;徐林;林国栋;李黎明;姜晓锐;林峰;孙军军 刊期: 2012- 07

  • 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阶段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8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2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24~56岁,平均38.6岁.骨折根据Rüedi-Allg(o)wer分型:Ⅰ型2例,Ⅱ型12例,Ⅲ型8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5d,平均10.2d.18例合并腓骨骨折的患者急诊行腓骨钢板内固定术.所有pi......

    作者:李志权;曾雄;陈家鸣;闵敏;张光明 刊期: 2012- 07

  • 椎体后上部截骨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间隙椎体后上部分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21例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患者,男8例,女13例;年龄55~76岁,平均66岁.术前后凸cobb角为32°~66°,平均42°.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E级8例,D级8例,C级5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椎间隙椎体后上部分次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椎弓根螺钉内......

    作者:杨永宏;赵志芳;楼肃亮;张冬生 刊期: 2012- 07

  •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18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16~48岁,平均35.6岁.根据手指皮肤缺损形状和面积设计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1.5cm×3.5cm~4.0cm×8.0cm;皮瓣血管蒂分别与受区指动脉及浅静脉做端端吻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发生动脉危象,经探查重新吻......

    作者:梅良斌;徐永清;朱跃良;唐辉;王毅;何晓清 刊期: 2012- 07

  • 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

    目的探讨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2例青少年髌骨脱位患者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11~17岁,平均14.3岁.10例为复发性脱位,髌骨脱位次数为2~5次,平均3.2次;2例为初次脱位.12例患者均采用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12~42个月(平均24.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切......

    作者:潘政军;王双利;殷浩;江华;黄彰 刊期: 2012-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