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年第11期文章
  • 关节镜下缝线加强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加强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21例PCL损伤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21~56岁,平均35.6岁.关节镜下采用单束异体韧带重建,术中加用3根“5”号爱惜邦缝线加强固定.采用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以及应力位X线片测量比较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的后向松弛度.......

    作者:蔡春元;董伊隆;李琪;林瑞新;张雷;李永奖;杨国敬;张力成 刊期: 2012- 11

  • 锥形生物型股骨柄在股骨髓腔狭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锥形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在股骨髓腔狭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置入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9年8月采用锥形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对22例(23髋)股骨髓腔狭窄患者行THA,男2例2髋,女20例21髋;年龄20~60岁,平均37.6岁.股骨髓腔峡部直径平均为7.6mm(7~8mm).术前仔细测量股骨髓腔狭窄的直径与位置,选择合适柄型的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与之匹配,其中选择三锥度......

    作者:甄平;李旭升;周胜虎;田琦;高明暄 刊期: 2012- 11

  • 注重临床研究提高膝关节周围损伤的诊治水平

    膝关节是人体大的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其间由复杂的韧带和关节囊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承担负重和活动两大功能.膝关节周围骨折和韧带损伤的情况往往非常复杂,治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随着交通事故伤和运动损伤发病率的增加,膝关节成为高能量损伤常常累及的对象,其功能的重要性和损伤修复的复杂性很自然地要求临床提高膝关节周围损伤的诊治水平.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开展治疗实践的同时,注重临床研究.本期集......

    作者:曾炳芳 刊期: 2012- 11

  • 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5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46.4岁.骨折按AO/OTA分型:41-B1型4例,41-B2型6例,41-B3型15例;按Luo等提出的三柱分型均为后柱骨折.1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15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髁......

    作者:陈挺;汤欣 刊期: 2012- 11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顺行髓内钉、逆行髓内钉及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85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6例,女39例;年龄15~58岁,平均38.8岁.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顺行髓内钉组(n=17)、逆行髓内钉组(n=42)及锁定加压钢板组(n=26).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

    作者:李晗;王威;侯志勇;张奇;刘月驹;许斌;张英泽 刊期: 2012- 11

  • 浮膝损伤Fraser分型的改良:附28例临床报告

    目的设计一种浮膝损伤的改良Fraser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8例浮膝损伤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龄18~87岁,平均43岁.将浮膝损伤按改良Fraser分型分为3型:Ⅰ型,关节外骨折;Ⅱ型,骨折累及股骨远端和(或)胫骨近端关节面;Ⅲ型,合并髌骨骨折.Ⅱ型和Ⅲ型又各自分为2个亚型:ⅡA型,关节内简单骨折;ⅡB型,关节内复杂骨折;ⅢA型,髌......

    作者:陶然;徐华;张亚峰;曹毅;王友华;刘璠 刊期: 2012- 11

  • 髌骨骨折合并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合并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337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男974例,女363例;年龄8~98岁,平均45.2岁.以临床体征、X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手术结果筛选出合并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计算髌骨骨折合并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病率,统计各种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病率在不同髌骨骨折类型......

    作者:王威;李晗;王娟;王鹏程;张国川;张英泽 刊期: 2012- 11

  • 经皮微创张力带固定术治疗髌骨横形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张力带固定术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1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采用微创张力带固定术)和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AO张力带固定术),微创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9~43岁,平均(28.3±3.2)岁.切开复位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1~44岁,平均(29.1±3.5)岁.比较两组患......

    作者:兰海;员晋;何智勇;张进军;胡正霞;李开南 刊期: 2012- 11

  • 拉力螺钉辅加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

    目的探讨拉力螺钉辅加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1月手术治疗的12例(14髁)Hoffa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10髁),女4例(4髁);年龄20~61岁,平均36.2岁.Hoffa骨折类型:内髁骨折6例,外髁骨折4例,双髁骨折2例.骨折按AO/OTA分型:33B32型10例,33B33型2例;按Letenneur分型:Ⅰ型7髁,Ⅱ型1髁,Ⅲ型......

    作者:徐培;孙杰;袁天祥;马宝通 刊期: 2012- 11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的诊断分型与分期治疗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感染的诊断分型与分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11例ACL重建术后感染患者,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28.8岁(18~45岁).感染确诊时间为术后1~64周,平均7.7周.结合国内外文献,我们根据全身症状、局部是否有红肿渗出及是否累及关节腔等特点将感染分为3型:Ⅰ型,急性感染性滑膜炎型(5例);Ⅱ型,关节外型(3例);Ⅲ型,感染......

    作者:徐青镭;李飞;邵顺健;王颖;王连嘉 刊期: 201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