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临床病例讨论——肱骨大结节骨不连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7岁,跌倒致右肩疼痛伴活动受限1h来院就诊,人院查体:神清、痛苦面容,强制体位,右肩呈方肩畸形,压痛明显,弹性固定,Dugas征阳性,无右上肢神经、血管并发症.X线片和CT检查示右盂肱关节前脱位伴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
作者:吴晓明;高伟;李凡;高堪达;俞银贤;王秋根 刊期: 2012- 10
-
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修复43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岁,平均32.5岁.创面部位:上肢10例,下肢33例;创面面积为20cm×7cm~52cm×22cm.31例合并骨折,18例合并慢性骨髓......
作者:任高宏;余斌;王钢;覃承诃;黎润光;蒋桂勇 刊期: 2012- 10
-
穿支皮瓣修复跟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修复跟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并比较游离和带蒂穿支皮瓣的优缺点.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9例跟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5.4岁(18~51岁).合并损伤:跟腱断裂或缺损3例,跟骨结节骨折、缺失4例,跟骨骨髓炎1例.缺损面积为4cm×1cm~17cm×9cm,均采用穿支皮瓣覆盖创面,皮瓣面积为5cm×2cm~18cm×10cm,其中游离穿支皮瓣5例......
作者:朱跃良;梅良斌;王家祥;陈一英;吕乾;赵万秋;李军;徐永清 刊期: 2012- 10
-
应用Flow-through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同期修复软组织和主干血管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Flow-through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同期修复软组织和主干血管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21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4~53岁,平均37.3岁.创伤部位:上肢4例,下肢17例.血管断裂并缺损14例,血管广泛挫伤并血栓形成7例.所有患肢均存在严重的软组织缺损合并主干血管损伤,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肌腱、血管或神经外露.肢体损伤严重程......
作者:张大伟;赵广跃;裴国献;李军;祝勇刚;王文军 刊期: 2012- 10
-
传统纱布开放换药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时治疗不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纱布开放换药与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临时覆盖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153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1548例,女605例;年龄3~68岁,平均35.3岁,平均创面大小为195.9cm2.创面类型:无菌创面53例,污染创面1388例,感染创面712例;根据临时覆盖创面的方法,分为纱布开放换药组(开放组,793例)和VSD创面封闭组(VSD组......
作者:邓凯;喻爱喜;余国荣;潘振宇;陶圣祥;祝少博;漆白文 刊期: 2012- 10
-
改良Whiteside法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诊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CS)的早期诊断方法及迅速、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16例OCS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5~55岁,平均32岁.OCS部位:小腿部12例,足部4例.全部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采用改良Whiteside法测量筋膜间室内压力,切开减压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肿胀基本消退后,创面予以直接缝合或创面植皮术,以及根据骨折部位和特点,......
作者:曾展鹏;黄枫;苏博源 刊期: 2012- 10
-
下肢Gustilo ⅢB型和ⅢC型骨折的保肢治疗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下肢GustiloⅢB型、ⅢC型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82例下肢GustiloⅢB型、ⅢC型骨折患者,男64例,女18例;年龄21~64岁,平均45.3岁.骨折Gustilo分型:ⅢB型63例,ⅢC型19例.骨折部位:胫腓骨37例,胫骨6例,股骨9例,双侧胫腓骨5例,胫腓骨合并股骨11例,胫腓骨合并跖趾骨14例.肢体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作者:孙鲁源;汪春阳;文根;韩培;柴益民 刊期: 2012- 10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四肢创面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四肢创面的疗效比较进行Meta分析,为四肢创面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从建库至2012年4月比较VSD技术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四肢创面的中、英文随机对照研究和临床对照研究,纳入满足要求的文献,选择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作为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采用RevM......
作者:李宗焕;喻爱喜;漆白文;王伟阳 刊期: 2012- 10
-
足踝部创伤后严重复合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修复
目的探讨足踝部创伤后严重复合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足踝部创伤后严重复合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患者资料,男100例,女20例;年龄4~80岁,平均4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个月至3年.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0cm×1.5cm~23.0cm×12.0cm.单纯皮瓣修复创面20例,皮瓣+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RBK)修复57例,皮瓣+......
作者:张春;崔海宁;郭峭峰;沈立锋;辛龙;张展;鲁宁 刊期: 2012- 10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穿支皮瓣技术联合治疗四肢严重挤压伤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与穿支皮瓣技术联合治疗四肢严重挤压伤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6月采用VSD技术联合穿支皮瓣技术治疗四肢严重挤压伤创面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32.3岁.所有患者在平均使用VSD敷料9.4d后以穿支皮瓣覆盖创面.其中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13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串联旋髂浅动脉穿支髂骨骨皮瓣5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串......
作者:潘朝晖;蒋萍萍;王剑利;薛山;赵玉祥;李洪飞 刊期: 2012- 10
动态资讯
- 1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固定羊胫骨平台骨折的体内生物力学研究
- 2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称“年轻血液”并不能“返老还童”
- 4 影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 5 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前臂骨干骨折的研究进展
- 6 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
- 7 关节镜下自体与异体骨-髌腱-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
- 8 新型局限性腕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的研制
- 9 RNA干扰在间充质干细胞及骨系细胞分化中的应用
- 10 髋臼后壁边缘压缩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诊治
- 11 创伤骨科基础研究有关新进展
- 12 交锁髓内钉微创治疗肱骨骨折
- 13 开创中国创伤骨科事业新征程——记《股骨颈骨折诊治专家共识》研讨会成功召开
- 14 应用闭环理论平行双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 15 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 16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 17 嗅鞘细胞与雪旺细胞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比较
- 18 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中期疗效观察
- 19 枢椎棘突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拔出力比较
- 20 经皮股骨 GSH钉治疗累及髁间的股骨中下段粉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