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年第5期文章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4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男37例,女5例;年龄21~84岁,平均59.2岁.股骨干骨折部位:近段18例,中段17例,远段7例.股骨颈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5例,Ⅱ型10例,Ⅲ型21例,Ⅳ型6例.本组患者均于入院后3d内确诊,无误诊及漏诊.其中20例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为关节置......

    作者:王德义;张治国;姚诚;田振华 刊期: 2011- 05

  • 自体髌腱与四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自体髌腱与4股腘绳肌腱移植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获取自体髌腱与4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图书馆推荐的RCT偏倚评估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并使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比较自体髌腱与4股腘绳肌腱移植......

    作者:蔡喜雨;张鑫鑫;刘永刚;李方国;裴国献 刊期: 2011- 05

  • Gamma钉固定治疗36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Gamma钉崮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Gamma钉治疗36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35例,女232例;平均年龄73.1岁(20~103岁);低能量损伤309例,高能量损伤58例;骨折根据AO分型:31-A1型117例,A2型208例,A3型4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7d(1~17d).术后定期摄片随访,采用自报告髋关节Harris......

    作者:李慧武;孙月华;朱振安;郝永强;唐坚;史定伟;郝光亮;杨飞;王友;戴尅戎 刊期: 2011- 05

  •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的疗效.方法回顾件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且状得完整随访的122例成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闭合复位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2±2.4)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43例,Ⅳ型30例.切开复位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5±3.1)岁;骨......

    作者:勘武生;郑琼;胡家朗;陈明;王俊文;程文俊;徐敏超 刊期: 2011- 05

  • 全膝关节初次单侧表面置换与双侧同时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初次单侧表面置换与双侧同时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339例初次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行双膝关节表面置换分为两组:单膝置换组(行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178例,男50例,女128例;平均年龄64.2岁(26~81岁);术前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平均为(34.0±13.3)分.双膝置换组(行双侧......

    作者:彭高峰;胥伯勇;曹力;杨德盛;阿德力;曾赟;刘阳;彭理斌;龚保军 刊期: 2011- 05

  • 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外崮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19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17~62岁,平均30.1岁.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ⅢA型9例,ⅢB型8例,ⅢC型2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清创、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采用VSD技术关闭创面......

    作者:杜海龙;何纯青;柳现飞;唐佩福 刊期: 2011- 05

  • 关节镜下个体化前交叉韧带单束与双束解剖重建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个体化单束与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并比较二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09年9月行ACL个体化单、双束解剖重建且获得随访的117例ACL损伤患者资料,根据不同解剖重建方法分为两组:A组(个体化单束解剖重建)35例,男31例,女4例;平均年龄(28.6±5.1)岁.B组(个体化双束解剖重建)82例,男73例,女9例;平均年龄(27.6±5.4)岁......

    作者:陆伟;王大平;肖德明 刊期: 2011- 05

  • 新型低弹性β钛合金关节表面微假体治疗犬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新犁低弹性β钛合金关节表面微假体治疗犬膝关节软骨面全层缺损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取8只成年家犬,制备舣侧股骨髁直径为7mm的软骨面全层缺损,选用两种弹性模量钛合金材料制备关节表而微假体并植入软骨缺损区,左侧为低弹性模量组(弹性模量为42GPa),右侧为高弹性模量组(弹性模量为110GPa).3个月后取材,行X线片、显微CT扫描、骨计量学分析和组织学检测观察两组关节表面微假体的稳定性及周边骨与......

    作者:王攀;郭征;李述军;付军;李小康;樊向利;王才儒;刘邦定;王军 刊期: 2011- 05

  • 膝关节软骨人体标本解剖与磁共振成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尸体标本解剖与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序列-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测量关节软骨厚度的差异,并分析软骨组织主要成分在关节软骨不同位置的差异.方法选用国人青壮年中等身材、无明显关节病变的成年男性尸体膝关节标本2具,首先进行3D-FS-SPGR序列矢状位扫描.复冻后按解剖部位进行矢状位解剖,分别对股骨及胫骨内、外髁负重区前、后面及髌骨面软骨厚度进行测量.关节软骨石蜡切片进......

    作者:林志春;翟磊;徐达传;刘晓静;李慧灵;陈燕萍;张雪林 刊期: 2011- 05

  • 新型多孔可吸收骨替代材料修复兔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多孔块状可吸收生物活性玻璃骨替代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选取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舣侧股骨髁直径为6mm、深10~12mm的骨缺损模型,根据骨缺损中植入的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20侧:实验组(A组)植人多孔块状可吸收生物活性玻璃骨替代材料,材料对照组(B组)植入常用非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替代材料,空白对照组(C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6、12周取材,通过......

    作者:刘善宇;王钢;李岗;贾谊 刊期: 201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