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骨缺损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或骨感染清创术后所致,且常常伴有影响肢体功能的软组织损伤,对于骨科医生来说,其治疗是一大挑战.自体和异体骨移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是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传统方法,但是常常受到骨源、感染和技术要求较高等限制.尤其是感染性骨缺损,限制了一期植骨,是骨缺损治疗中的难中之.1998年3月至2008年2月,我院采用感染骨段切除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7例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取得了一......
作者:高堪达;王秋根;黄建华;陶杰;李豪青;高伟;李凡;吴晓明 刊期: 2009- 10
-
固定腓骨的交锁髓内钉一期动力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已是常见术式,但临床常见交锁钉均为静力型固定,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我科对2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腓骨骨折给予坚强固定、胫骨交锁钉远端一期动力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江;林雪林 刊期: 2009- 10
-
肋间皮穿支带蒂腹部皮瓣在肘前创面的应用
自Esser[1]在1931年提出带蒂肋间神经血管束皮瓣的概念以来,游离和岛状肋间血管穿支皮瓣陆续用于临床.1994年,Gao等[2]首次报告使用带窄蒂的腹部皮瓣进行组织修复,该皮瓣血供来源于肋间后动脉神经血管束发出的外侧皮支,蒂部包含第4~7肋间皮穿支[3-4].目前,这种肋间穿支带蒂皮瓣在修复肘关节前部缺损中的应用极少见报道.自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我院收治5例肘前部缺损患者,应用第......
作者:刘坤;阮洪江;刘俊建;范存义;蔡培华 刊期: 2009- 10
-
膝内侧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根据Schatzker分类属于Ⅳ型,有后侧劈裂的内侧平台骨折,可引起股骨髁部向后半脱位,并明显增加了关节的不稳定性[1].这类骨折对应于AO/ASIF分类属于41-B1、B2、B3型,胫骨内髁的后方骨块使得这种骨折非常不稳定[2],有些学者采用胫骨髁前方单一前内侧切口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3-4],但因关节面的不完全复位导致慢性后下方关节面半脱位[2],Schatzker认为需要另加......
作者:文毅英;彭炳龙;贾芝和;敖沸;王俊东;刘建;田会军;潘伟;袁丹 刊期: 2009- 10
-
核素骨显像在军训人员应力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应力性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报道不一,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以色列新兵高达31%[1].国内报道新兵应力性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5%[2-3].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性骨折是反复作用的阈下损伤积累的结果,特征为骨破坏与骨修复同时进行,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
作者:陈翼;彭艳梅;洪愉;马黎明;杨洪文;宋武战;周平;王光琳;黄昊 刊期: 2009- 10
-
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大多数儿童长管状骨骨折都可以通过闭合复位牵引治疗、夹板固定、管型石膏固定等获得成功.但是,仍有部分不稳定的长管状骨骨折通过闭合复位难以获得较满意的位置,或者复位后出现再移位,需多次复位.由于钛合金弹性髓内钉(titanicelasticnailing,TEN)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很多优点,成为处理儿童长骨骨折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我院从2006年......
作者:刘伟;栾波;陈艺新;王积辉 刊期: 2009- 10
-
胸腰椎损伤分类与损伤程度评分在地震伤致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地震伤导致的脊柱骨折与平时外伤导致的脊柱骨折存在不同的特点[1],但目前文献对地震所致脊柱骨折的分型、评分和治疗报道较少.2008年5月12日14时58分,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解放军总医院派遣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医疗分队共收治6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均根据胸腰椎损伤分类与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injuryclassificationandseverity,TLIC......
作者:毛克亚;王岩;陶笙;陆宁;王威;朱守荣;肖嵩华;权毅;潘显明 刊期: 2009- 10
-
靶向软骨的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体内外转染特性的研究
目的采用一种靶向软骨的非病毒纳米基因传递系统,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体内外对软骨细胞进行转染,探讨一种临床可用的促进软骨修复的方法.方法将高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HMWC)适度降解,成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LMWC),并与EGFP的质粒复合形成稳定的非病毒纳米基因传递系统.经过体外的转染实验后,这些纳米复合物被进一步注射到伴有全层软骨缺损的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膝关节中,探讨其在体内传......
作者:王瑞;郭亭;曾晓峰;周利武;董磊;张峻峰;赵建宁 刊期: 2009- 10
-
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大鼠肢体移植免疫耐受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加供体脾细胞输注联合供体骨髓细胞(DBMC)输注诱导大鼠肢体移植免疫耐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择25只雄性Wistar大鼠、25只雌性SD大鼠分别作为肢体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实验分为五组:A组:无处理对照组,B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预处理;C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CP预处理,D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细胞输注加CP预处理,E组:受体在肢体移植前给予供体脾......
作者:朱勇;赵元廷;王智;唐举玉;龙海涛;李国军 刊期: 2009- 10
-
髋表面置换股骨侧假体外翻位植入后股骨近端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讨髋表面置换股骨侧假体外翻位植入后股骨近端的应力变化,并寻求佳外翻植入角度.方法建立正常股骨近端髋表面置换股骨侧假体(Wright假体)三维模型,其中股骨假体按解剖颈干角(本文选用股骨模型的生理解剖颈干角为135°)、外翻5°、10°、15°植入,加载关节合力及相关肌肉的肌力负荷,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变化,并对股骨近端假体周围区域骨质应力分布进行分区量化研究.结果股骨假体轻度外......
作者:徐南伟;孙荣彬;王禹基;侯丽丽;赵峰 刊期: 2009- 10
动态资讯
- 1 断指再植的功能康复训练
- 2 损伤后肌腱及粘连组织中信号通路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
- 3 骨质疏松椎体增强后对相邻椎体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 4 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 5 Thompson法在伴肌腱缺损的陈旧性锤状指中的应用
- 6 合并内侧伤口开放性跟骨骨折的分阶段治疗
- 7 大鱼际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 8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 9 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式量化评分表的制定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 10 交锁髓内钉和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 11 合并冠状突骨折的肘关节骨折脱位治疗进展
- 12 神经纤维在人长管状骨中的分布研究
- 13 CT血管成像在闭合性动脉损伤中的应用
- 14 胫骨近端截骨面与胫骨假体的数字化形态学研究
- 15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 16 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
- 17 微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 18 无创动态指骨牵引架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 19 应用FasT-Fix全关节内缝合修复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分析
- 20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辅助Mosaicplasty技术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