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型纳米基因转移系统体外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研究
目的利用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制备一种新型载基因纳米微粒作为基因转移系统,表征其理化性质,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体外转染软骨细胞的性能.方法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质粒或β-半乳糖酐酶质粒作为报告基因,通过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载基因纳米壳聚糖微粒.以透射电镜观察微粒的形态,以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表面的Zeta电位,行DNaseⅠ酶切保护实验研究壳聚糖对质粒DNA的保护作用,行噻唑兰......
作者:赵建宁;王瑞;郭亭;高淑英;张峻峰 刊期: 2007- 10
-
甲泼尼龙对急性脊髓爆震伤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对脊髓爆震性损伤早期救治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家兔36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损伤组和MP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建立局限性脊髓爆震性损伤模型,损伤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MP组致伤后立即给予MP治疗.于伤后6、12、24h取血液标本和损伤段脊髓标本,测定血液和脊髓组织中SOD、MDA和Ca2+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损伤段脊髓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损伤组血液标本和......
作者:马云青;罗卓荆;王建灵;孟浩;冯林杰 刊期: 2007- 10
-
骨胶原与骨质疏松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骨胶原含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取7个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sham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雌激素治疗组;D组:切除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除A组外,其他三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法12周后制成骨质疏松模型,24周后分别行L5的力学特性、右侧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羟脯氨酸含量、L4骨密度(BMD)测定,Masso......
作者:陈允震;刘海春;张剑锋;谢斌 刊期: 2007- 10
-
不同方法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差异.方法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部分脱蛋白骨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骨分别用添加或不添加冻存保护剂的保存液于-196℃的液氮中冻存3个月,植入实验前复温冻存的组织工程骨.选择6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15mm长的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根据骨缺损区植入不同的材料分为A、B、C和D组,每组15只,A组:植入添加冻存剂保存的组织工程骨;B......
作者:蓝旭;文益民;杨志明;葛宝丰;刘雪梅 刊期: 2007- 10
-
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鼠胚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促进鼠胚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取19d胎龄的小鼠胚胎颅骨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加入rhBMP-2诱导成骨的同时,分别加入放线菌素D、放线菌酮和羟(基)脲三种药物,RT-PCR法检测VEGF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应用放线菌素D阻断基因转录后,可降低成骨细胞VEGFmRNA的表达,并可完全抑制BMP-2对VEGF表达的......
作者:傅德皓;杨述华;刘国辉;李进;许伟华;梅荣成;郭晓东 刊期: 2007- 10
-
骨盆骨折残留移位与预后
骨盆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不稳定骨盆骨折通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或神经的损伤和大出血[1-3].随着现代固定技术的发展,骨科医生开始不断追求解剖复位,虽然精确的复位可能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片面追求解剖复位也往往意味着手术时间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出血更多,神经损伤的风险也更高[4-7].因此如何在术中复位程度和术后远期效果间取得平衡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关于骨盆骨折术后残留移......
作者:杭栋华;王秋根 刊期: 2007- 10
-
保守治疗第五掌骨(小指)闭合骨折早期与延迟活动之间的疗效比较
5个小型的准随机对照实验(论据分级为Ⅱ级)显示:初期,早期活动患者在活动度方面要优于延迟活动者.然而,在3~6个月时,差异明显减小.早期活动的患者能适应更大范围的关节活动和尽快恢复工作.报告显示治疗组间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用足够的样本量来检测罕见的并发症(如骨不连、旋转畸形),则需另外的严格对照实验.......
作者:James F Kellam;Branko Kopjar;杜浩 刊期: 2007- 10
-
围关节股骨远端外侧锁定钢板手术技术(一)
关于围关节锁定钢板系统的总论一、概述捷迈围关节锁定钢板系统及其锁定螺钉技术,主要用于粉碎性骨折、骨质缺损及骨量减少区域的固定角度结构.成角锁定螺钉设计可用于传统骨板和螺钉不能处理的粉碎性骨折和(或)骨质疏松性骨折.......
作者:钱不凡 刊期: 2007- 10
-
人工踝关节假体改进与临床进展(二)
(上接2007年第9卷第9期868页)人工踝关节置换的并发症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在于能快速重建踝关节活动功能和维持步态正常[2,21].踝关节置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降低感染率及减少跗骨间、跗跖骨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等方面有极好的临床表现[20].踝关节置换术已从实验室研究发展到具有使用价值并随诊多年的治疗手段,其成为骨科医生的常规手术已为期不远[3,20].......
作者:毛宾尧 刊期: 2007- 10
-
透视导航下微创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5年1~10月,采用C型臂透视导航设备行导航下骨盆前环骨折内固定术18例,包括27处骨折.对导航下行骨盆前环骨折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术中共置入27枚空心钉,其中每枚空心钉的平均置入时间为23.1min,X线透视时间平均为18.9s.将导航下图像与真实C型臂机摄片进行对照,放置空心钉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距离为(3.38±......
作者:罗从风;周凯华;胡承方 刊期: 2007- 10
动态资讯
- 1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影像学评价进展
- 2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同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
- 3 人和猪软骨细胞aggrecan球间区域基因的克隆和同源性分析
- 4 骨盆骨折致子宫破裂三例诊治体会
- 5 吴仪:退休后将研究中医药学/中国开通人类遗传资源平台用基因选运动人才
- 6 专家解读:新医改方案有三大亮点三大模糊点
- 7 桡神经内移加钢板固定治疗肱骨中下1/3骨折
- 8 时事聚焦
- 9 侧卧位对髋臼杯假体安置失当的影响
- 1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兔骨缺损部位再血管化的研究
- 11 枢椎棘突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拔出力比较
- 12 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固定的临床价值
- 13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迟发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 14 长骨干骨折的生物学固定
- 15 关节内肩胛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 16 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 17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 18 腓骨内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
- 19 背侧闭合Ⅴ形截骨结合可折断钉内固定治疗Freiberg病
- 20 股骨近端内旋技术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股骨干上1/3骨折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