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采用骨诱导性钙磷生物材料促进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通过组织学探讨骨诱导性钙磷陶瓷(OICPC)对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制成膝关节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悬吊固定模型,对照组(15只)为假手术组,实验组(15只)在隧道内植入OICPC.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采用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骨隧道和肌腱移植物间的界面组织学变化,界面形态采用Yamakado方法分类评价愈合类型,Masson染色切片做肌腱周围新骨......
作者:沈灏;曹红彬;蒋垚 刊期: 2006- 11
-
纳米陶瓷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纳米陶瓷人工骨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相关问题,为其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青紫兰兔45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然后用纳米陶瓷人工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植入陶瓷人工骨为对照组,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分别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X线检查、扫描电镜(SEM)测试,比较三组间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结果纳米陶瓷人工......
作者:肖建德;熊建义;欧阳侃;柳海峰 刊期: 2006- 11
-
创伤后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其预防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创伤后软骨细胞凋亡情况及其预防方法.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4只行膝关节囊切开,不损伤软骨(正常组),另28只双侧膝关节钻孔造成软骨急性损伤,一侧关节腔在术毕和术后每周1次注射1%透明质酸钠1mL(治疗组),另一侧不做处理作为损伤对照(损伤组);利用TUNEL、流式细胞仪两种方法检测软骨受损区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损伤后软骨细胞出现坏死和凋亡,至第4天软骨细胞凋亡率大,凋亡细胞全层......
作者:董启榕;宋长志 刊期: 2006- 11
-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
骨折后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为5%~10%[1].传统的手术固定和骨移植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90%左右;然而手术治疗亦产生了严重的并发症,深部感染、感觉缺失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6%;浅表感染、供骨区疼痛等次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6%[2],而且部分患者仍需再次手术治疗.为此许多学者探索有效的微创技术治疗骨不连.骨的声阻抗(4100m/s)与尿路结石的声阻抗(4000~600......
作者:赵学琴;周智勇;王丹;张树栋;高富贵 刊期: 2006- 11
-
神经桥接与神经端侧缝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周围神经损伤后,远端轴突髓鞘会发生Waller变性,但大部分雪旺细胞仍存活于神经纤维基底膜内,增殖形成Bungner带,并与巨噬细胞共同吞噬变性碎片,同时神经远端的雪旺细胞和神经近端损伤处的雪旺细胞分泌多种因子:①神经营养因子(neurontrophicfactors,NTF),其中包括神经生长因子;②促神经轴突生长因子;③细胞基质.正是这些因子的协同作用促进轴突再......
作者:王源瑞;张振军;冷永德;李坤 刊期: 2006- 11
-
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体外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定量分析其骨生成关键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MSCs7、14、21d,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和骨唾液酸蛋白(BS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BMSCs体外稳定增殖和分化,Ⅰ型胶原培养14d和21dmRNA水平分别是培养7d时的0.75±0.......
作者:王琳;刘德瑜;石心泉;裴开颜;李东;贾孟春 刊期: 2006- 11
-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辅助Mosaicplasty技术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整合
目的探讨以基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与自体骨软骨柱镶嵌移植术(Mosaicplasty)相结合的方法修复骨软骨及促进缺损间隙的整合效果.方法12只中国山羊于术前2周抽取骨髓,体外培养自体BMSCs.术中以自制器械分别制造山羊双后肢股骨内髁负重区直径5mm、深3mm的复合骨软骨缺损各一处.在Mosaicplasty技术填充缺损后,即以动物自体BMSCs与透明质酸凝胶相复合,注射填......
作者:郭刚;李旭;孙骏;侯筱魁;汤亭亭;王钢;陈炅昊;裴国献 刊期: 2006- 11
动态资讯
- 1 急性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 2 局部肌瓣转移和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
- 3 自体髂骨改良结构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
- 4 椎体爆裂骨折环形减压术后椎管再塑形
- 5 围关节股骨远端外侧锁定钢板手术技术(二)
- 6 骨盆骨折的诊疗进展
- 7 小腿双岛皮瓣联合修复两处皮肤缺损
- 8 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 9 六种含感觉神经皮瓣修复桡侧三指指腹缺损
- 10 骨盆骨折的急救
- 11 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 12 肌皮神经肱肌支在股薄肌移植治疗下臂丛损伤中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 13 髂骨翼与髋臼上置钉技术在Tile B1型骨盆骨折外固定的有限元研究
- 14 锁定钢板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长骨骨折不愈合
- 15 早期内固定联合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前臂Gustilo ⅢB、ⅢC型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
- 16 骨折的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
- 17 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18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
- 19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比较
- 20 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