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以踝周围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转移术

    目的探讨踝部三种带蒂皮神经营养的转移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内踝溃疡5例、踝前溃疡2例,顺行皮瓣治疗胫前溃疡2例;腓肠神经终末支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跟骨及跟腱外露3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踝前溃疡4例.皮瓣面积大7cm×9cm.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踝周围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有感觉、耐磨,血管蒂长,蒂部不需带过多组织,转......

    作者:童贤平;朱峰;卢进 刊期: 2005- 04

  • 新生SD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培养与纯化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探讨简单、可靠地获取大量纯度高、活力强的雪旺细胞的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选用新生4~6d的SD大鼠,解剖双侧坐骨神经,在解剖镜下剥离去除神经外膜,获得神经束.将其剪碎,采用双酶二次消化法消化,DMEM培养液培养4d后应用G-418纯化,4d后对培养的细胞进行细胞计数、活力测定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该法从新生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可提取3.62×106个雪旺细胞,纯化后经S-100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作者:黄小强;罗卓荆;李明全 刊期: 2005- 04

  • 小肠粘膜下层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猪小肠粘膜下层(SIS)的细胞相容性,探讨用SIS为生长载体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构筑组织工程骨的可能性.方法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猪小肠粘膜下层,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分别进行组织学、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经物理和化学处理的SIS纯度高,孔隙多,胶原纤维未受损;BMSCs在SIS材料上生长、粘附、增殖,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作者:张开刚;曾炳芳;张长青 刊期: 2005- 04

  • 小儿颈椎外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

    小儿颈椎尚处于发育阶段,其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随着发育进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小儿颈椎在遭受外伤时无论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策略均与成人有所不同,甚至不同年龄组的小儿之间也有所差别,这为小儿颈椎外伤后的诊治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小儿颈椎解剖、影像学、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

    作者:陶春生;倪斌 刊期: 2005- 04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问题始终是临床上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临床及放射学检查,观察分析假体松动的表现与过程,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及时临床处理及预防均有指导意义.本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指出临床及各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意义,提出正确的评估原则.......

    作者:李冬松;刘建国 刊期: 2005- 04

  • 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其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放射学评估

    目的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和纤维蛋白胶(FG)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从放射学方面评价其修复自体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所有动物术前1周抽取耳背中央动脉血提取PRP.A组于术前1~2个月抽取双髂骨处骨髓并培养出BMSCs,在体外与FG及自体PRP构建成可注型组织工程骨,植入自体桡骨1.5cm节段性骨缺损,为实验组.......

    作者:黄爱文;金丹;裴国献;陈书军;胡稷杰;林海宁;曾宪利 刊期: 2005- 04

  • 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及初步观察

    目的通过对猕猴的解剖和实验,初步建立一种可行的利用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段性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对一只自然死亡的猕猴进行新鲜解剖,观察其胫骨的形态及周围知名血管束的解剖路径;将10只猕猴双侧胫骨(共20处)制成中段20mm骨骨膜缺损模型,随机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在缺损处填塞由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和具有特殊外型(侧槽和中空管)的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体外构建的复合物,在中空管内移......

    作者:曾宪利;裴国献;金丹;唐光辉;王学明;刘晓霞;曾俊岭;张文高 刊期: 2005- 04

  • 新型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类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及体外粘附情况,为制备负载多种细胞因子的PLGA类支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抽取新西兰兔骨髓,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单核细胞,经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扩增.设立空白BMSCs组和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β磷酸三钙(β-TCP)为对照组.BMSCs以1×106/mL浓度接种于PLGA和β-TCP上,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胡稷杰;裴国献;全大萍;金丹;魏宽海;黄爱文 刊期: 2005- 04

  • 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钢板系统的稳定性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钛板系统固定的三维稳定性,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的适宜长度.方法18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5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用长度为20mm、28mm的椎弓根螺钉,以及AXIS侧块螺钉钢板系统三种方法固定,测试它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状态的稳定性.结果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但20mm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显著高于侧块螺......

    作者:刘景堂;唐天驷;刘兴炎;葛宝丰;王东来;王以进 刊期: 2005- 04

  • 桡骨远端骨折--磷酸钙骨水泥注射与常规治疗的比较

    近的一些随机试验表明,新鲜桡骨远端骨折采用Norian骨骼修复系统(SRS),即磷酸钙骨水泥治疗,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方法,而且术后疼痛减轻.关于再移位骨折的小型研究发现:采用磷酸钙骨水泥握力和活动度恢复加快,但不同方法间的疼痛没有差异.对再移位骨折还需要进行更大型的研究.......

    作者:Suthorn Bavonratanavech;Ian Harris;David L. Helfet;陈国奋;顾立强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