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BMP-2重组质粒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及表达蛋白的诱导活性观察
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真核表达质粒,使其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中表达,并观察表达产物的诱导成骨活性.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BMP-2基因导入hBMSCs,流式细胞仪、ALP检测和VEGF探针原位杂交分析其对细胞增殖、ALP活性和VEGF表达的影响.并利用转染后的培养液上清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检测其骨钙素、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转染后细胞稳定表达BMP-2基因,S......
作者:李建军;韩东;刘建国;孙鸿斌;王宏;王玲;徐莘香 刊期: 2004- 02
-
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PLGA支架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探讨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etal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fBMSCs)与低热高压法制作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支架材料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方法预制PLGA支架材料,取5月胎儿肱骨和股骨骨髓,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fBMSCs,含双抗的低糖DMEM原代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用FITC标记的抗CD105、CD44和......
作者:徐洪璋;余斌;陈滨;张丽芸;陈政良;朱平 刊期: 2004- 02
-
兔髓核内细胞的培养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目的建立兔髓核内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绘制其生长曲线.方法取一月龄新西兰兔的髓核,胰酶和胶原酶消化,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OD值以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髓核内细胞多为多角形,另有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内含空泡.随传代培养的次数增加,细胞形态渐变为梭形,出现反分化的特性.生长曲线显示,髓核内细胞在19d时达到高峰.结论成功建立了兔髓核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作者:余磊;熊绍虎;戴景兴;欧阳钧;原林;吕多赛;陆瓞骥;吕维佳 刊期: 2004- 02
-
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腰椎后入路手术时骶棘肌不同程度的外科创伤与其组织形态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均匀地分为五组:A组(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低张力组),D组(高张力短时间组),E组(高张力长时间组).每组分别于术中骶棘肌牵开前、术后即刻、术后2d、1周、2周、1月、2月取压力感应片下的深层骶棘肌肌肉,分别送石蜡、冰冻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各后路手术实验组随骶棘肌剥离、牵拉和持......
作者:曹鹏;吴华成;张伟滨;杨庆铭 刊期: 2004- 02
-
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进展
副神经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动力神经.本文介绍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历史,及近年来副神经解剖的进展;并重点讨论、比较副神经各种移位方式及其恢复效果,分析副神经移位术式的趋势,认为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是较好的选择,且在副神经移位时保留斜方肌上部功能,利用副神经的远端终支移位是现在临床应用的趋势;并讨论了影响副神经移位疗效的各种因素.......
作者:官士兵;陈德松;顾玉东 刊期: 2004- 02
-
人工关节外科新进展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严重髋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术方法而广泛开展.现在骨水泥技术增加全髋假体的稳定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磨损仍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材料配方和制作工艺的改进,新型金属-金属假体的磨损率较低,微创小切口技术开始用于全髋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髋臼全髁假体设计改进上有活动载荷假体(如LCS假体),高屈曲度假体(屈曲150°),单髁关节置换适用于下肢力......
作者:刘志宏;杨庆铭 刊期: 2004- 02
-
雪旺细胞移植与周围神经再生
广泛阅读近年来有关人工神经方面的文献,重点了解桥接神经的移植体和雪旺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进展.自体材料,异体材料和合成材料均可作为桥接神经缺损的神经导管,以化学萃取的同种异体神经较为理想,雪旺细胞体外纯化和培养后仍具有生物活性,用微注入法把雪旺细胞植入移植物内可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理想的人工神经应由有特定的三维结构的生物材料和有生物活性的雪旺细胞构成,雪旺细胞在支架内有序的分布,类似于Büngner......
作者:江长青;刘小林 刊期: 2004- 02
-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多因从高处跌下所致.其合适的骨折分型、治疗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和术后处理仍存在争议.跟骨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Sanders的分型方法对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跟骨骨折的治疗具有挑战性,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保守治疗适合于移位小的骨折,对于移位大或粉碎的骨折可应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并发症有张力性水疱,筋膜间隙综......
作者:唐昊;杨超;谭瑞星;王秋根;张秋林 刊期: 2004- 02
-
骨质疏松症与脊柱骨折
骨折为骨质疏松为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既是发生再骨折的高危因素,又是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重要指标.脊柱骨折作为再次骨折的高危因素,它反映了患者骨结构的退变和骨强度(BMD)的下降.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时,结合骨密度降低和有无脊柱骨折,将更有价值.通过X线片可以对脊柱骨折进行评估和分级,Genant半定量法对脊椎骨折进行评估,不需测量椎体高度,较为简便、实用.在药物疗效的评估上,只有将B......
作者:罗先正;郭艾;王宝军 刊期: 2004- 02
-
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
目的研制一种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系统,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研制各种型号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和复位器等配套器械.选12具新鲜成年颈椎标本,分别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实验和螺钉拔出力实验.与其它内固定方法作比较分析.结果生物力学测试表明,三维运动范围,该钢板固定和Magerl+Brooks固定在各个方向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抗屈伸、侧屈和旋转均强于其它三种内固定方法.寰椎螺钉的......
作者:尹庆水;艾福志;夏虹;吴增晖;麦小红;刘景发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保留旋前方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 2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与重塑植皮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 3 2018中国骨科焦点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第八次创伤学学术大会在佛山隆重召开
- 4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 5 3D显微镜下经口松解复位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 6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Hepple Ⅳ~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中期疗效
- 7 单纯前路手术治疗无明显后方压迫的陈旧性颈椎半脱位
- 8 搭载干细胞的温敏型水凝胶复合支架治疗兔桡骨骨折
- 9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
- 10 微型骨锚在锤状指治疗中的应用
- 11 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 12 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腕骨陈旧性骨折脱位
- 13 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 14 肱骨干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外科治疗
- 15 当前骨科临床相关问题之管见
- 16 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初步报告
- 17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 18 退行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小梁的有限元分析
- 19 应用肌电图进行术中腰神经根监护的初步报告
- 20 废弃上肢全前臂皮瓣移植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