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两种方式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电生理研究
徐小林;管雅琳;张雪青;张文治;于长申;王世民;王新平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 脊髓损伤, 干细胞移植, 诱发电位
摘要:目的 通过立体定向和尾静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于脊髓损伤(SCI)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及移植细胞对大鼠SCI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大鼠BMSCs,移植前用免疫组化单染BrdU标记.动脉瘤夹钳夹法制作大鼠SCI模型.将45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移植组和立体定向移植组(n=15).对照组仅造模,静脉移植组和立体定向移植组在致伤7d后分别经尾静脉和立体定向途径将标记BrdU的BMSCs悬液植入SCI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不同途径移植BMSCs对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 三组大鼠造模前和造模后7d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0 d所有大鼠潜伏期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缩短,而波幅逐渐出现不同程度升高.立体定向移植组与静脉移植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感觉诱发电位恢复均优于对照组,且立体定向移植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恢复优于静脉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均可在大鼠脊髓内存活、迁移,明显改善SCI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且移植等量BMSCs时立体定向移植疗效优于尾静脉移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