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指导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风险的量化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指导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59例,女167例;年龄为69~106岁,平均(75.4±6.1)岁.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8.3±6.3)分(5~34分).将患者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127例,评分≤15分;中危组68......
作者:高化;王宝军;赵亮;李亚东;刘振宇;白晓冬;陈文韬;刘长贵 刊期: 2018- 01
-
经皮微创与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MIPO)与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MIPO技术或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MIPO组41例,采用MIPO技术治疗;切开组43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Consta......
作者:曾浪清;曾路路;陈云丰;蒋煜文;杨辉;林志荣;詹鹏;李远辉 刊期: 2018- 01
-
掌侧锁定钢板与保守疗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钢板内固定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7.9±10.7)岁;骨折AO分型:23-B型7例,23-C型13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保守治疗组26例,男8例,女18例......
作者:何家强;陈伟;沈焕武;吴宇宁;陆君安;黄明光 刊期: 2018- 01
-
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中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ACL断裂患者资料.男60例,女18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26.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周至23个月,平均5.8个月.所有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阳性,KT-1000检查显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平均为(8.29±1.81)mm.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
作者:周钢;林坚平;王广积;方业汉;黄晖;熊小龙;沈宁江 刊期: 2018- 01
-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成人肩胛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肩胛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63家医院诊治的成人肩胛骨骨折患者资料.将我国东部地区35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等数据.结果共收集2063例患者,其中A组1376例,中位年龄为44岁,四分位数间距为33~56岁,男女......
作者:邵佳申;刘磊;李佳;于沂阳;郭家良;田野;张飞;刘勃;朱燕宾;刘松;陈伟;张英泽 刊期: 2018- 01
-
桡骨远端3D打印模型精度的三维偏差分析
目的探讨健侧3D打印模型能否指导桡骨远端骨折的精准复位,尤其是模型关节面精度能否满足临床治疗需求.方法2016年11月至12月期间采集15名正常志愿者(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22.8岁)的双侧桡骨CT扫描数据.对桡骨远端1/3的骨性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将左侧桡骨模型镜像重建并进行3D打印,通过光学扫描仪获取3D打印模型的数据(测试模型组),并与右侧桡骨远端数据(参考模型组)进行三维偏差分析.结......
作者:王勉;邓羽平;谢普生;谭晋川;欧阳汉斌;黄文华 刊期: 2018- 01
-
建立创骨系统理念注重临床整体治疗
近20年来,我国创伤骨科技术水平、学科建设均有了迅猛的发展;科研与学术成就颇丰,学术交流类型、频次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国际间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与人员往来与日俱增,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彰显了我国创伤骨科空前的发展局面与良好的未来前景.然而,目前临床对创伤骨科某种程度上还缺乏系统的、整体的认识,临床实践中尚存有重此轻彼、失衡发展的现象.诸如重临床、轻基础;重治疗、轻诊断;重手术、轻保守;重骨折固定......
作者:裴国献 刊期: 2018- 01
-
3D打印矫形器设计、制造、使用标准与全流程监管的专家共识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快速成型技术,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一种快速成型加工方式,具有材料利用率高、易于制造复杂结构等特点.自1986年制造了第一台3D打印机以来,3D打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价格也逐年降低.矫形器作为一种与人体密切接触的康复辅助器具,个性化设计和制造尤为必要.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设计和制造矫形器成为可能.与传统制作矫形器的方式......
作者:王金武;王黎明;左建强;许建辉;许苑晶;刘歆;张晓玉;张红桃;李晓庆;李宁;陈建良;邹波;范之劲;徐俊捷;黄亦武;谢能;蔡万全;裴国献;戴戎 刊期: 2018- 01
-
论骨科创新的十大关系
创新是每一位骨科医生的愿望,但并不是所有骨科医生都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创新需要长期实践的积累和沉淀,并认真反复思考,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火花立刻进行实验和转化,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产生创新的结果.下面,笔者将个人的一些创新经验和心得进行归纳、总结,与大家商榷.......
作者:张英泽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微创髓内钉插入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初步结果
- 2 外固定架下带血管蒂腓骨及人工骨泰移植治疗儿童慢性感染性胫骨骨缺损
- 3 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 4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 5 关节融合术治疗中足骨折脱位致平足症的疗效
- 6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
- 7 孤立性髂骨翼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 8 应用Mimics软件对胸腔镜下胸椎侧凸前路松解术胸壁锁孔的术前个体化设计
- 9 带筋膜血管蒂桡骨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 10 肘关节挛缩患者肘关节镜术后的康复护理
- 11 AO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术后髁间窝变窄的原因及对策
- 12 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 13 锁骨骨折手术安全性分区的MRI影像解剖学研究
- 14 骨折复位器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
- 15 肩胛盂移位及成角在肩胛颈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 16 非角度稳定性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背侧移位骨折的结果
- 17 围手术期不同生化指标在预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死亡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
- 18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 19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主动运动对大鼠髌股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研究
- 20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年第四季度定稿会在上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