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移动C型臂CT在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讨论移动C型臂CT在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43.6岁;脊髓损伤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2例,D级4例,E级2例.术前进行CT检查,术中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对所有患者行骨折撑开复位,再......
作者:黄海峰;田晓滨;谢泉;李波;杨先腾;周焯家;赵伟峰;彭智;李姗姗;申雨坤;骆朝明;简月奎 刊期: 2017- 09
-
伸直型枢椎泪滴样骨折的特点与治疗方式选择
目的分析伸直型枢椎泪滴样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3例枢椎泪滴样骨折患者资料.颅底侧位X线片测量泪滴样骨折块矢状位高度、宽度、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程度,颈椎MRI评估前纵韧带的连续性、C2/3椎间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以及椎间稳定程度.采用颈托或Halo-vest外固定治疗7例,前路复位C2/3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6例.结果两种方......
作者:赵宏斌;商洪涛;李宏倬 刊期: 2017- 09
-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上颈椎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上颈椎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上颈椎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患者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定为B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析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年间共诊治成人上颈椎损伤201例......
作者:杨宗酉;孙家元;刘磊;陈伟;殷兵;程晓东;张弢;孙然;赵海涛;张冰;刘勃;常恒瑞;张英泽 刊期: 2017- 09
-
关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思考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争论至少有40年的历史.文献检索仅仅损伤的分类、解剖形态就有数百篇文献有描述.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邀请,建议我为“踝关节损伤”专刊解释此问题,这本身于我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可靠的结论!只能依照自己的临床经验(循证医学V级)或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的临床经验给读者一个关于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方法的思考,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王满宜 刊期: 2017- 09
-
3D打印技术在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5例;年龄23~53岁,平均38.7岁;双侧跟骨薄层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数字化手术设计,用3D打印技术制作1:1大小的跟骨骨折实体模型,制作钉道导......
作者:何藻鹏;李卫;刘金伟;张国栋;郑玉东;曾迪藩;刘东波;黄文华 刊期: 2017- 09
-
踝关节骨折中外踝移位对胫距关节接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中不同类型的外踝移位对胫距关节接触的影响.方法采用1例正常志愿者踝关节CT断层扫描数据对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分别建立出包含关节软骨和周围韧带的踝关节数值模型,设定踝关节中立位状态下受到的轴向压缩生理载荷和边界条件,分别模拟踝关节骨折后腓骨外移、短缩、内旋和外旋状态,对比不同外踝移位模型组的胫距关节接触应力峰值和分布情况.结果4种不同的腓骨移位状态下产生的胫距关节面的接触应力峰值和......
作者:张宏宁;朱永展;李雪;沈国栋;邹运璇;欧阳汉斌;杨康勇 刊期: 2017- 09
-
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11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4例,女57例;年龄18~75岁,平均43.5岁;按Broos&Bisschop分型:单踝骨折43例,双踝骨折38例,三踝骨折30例.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并将患者分为功能恢复佳组(优级)和功能恢复......
作者:戚晓阳;邱旭升;施鸿飞;陈一心 刊期: 2017- 09
-
胫骨远端前外侧截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
目的探讨通过胫骨远端前外侧截骨行距骨外侧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通过胫骨远端前外侧截骨入路采用同侧股骨外侧髁髌股关节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10例距骨外侧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25~54岁,平均35.8岁;Hepple分型:Ⅴ型7例,Ⅳ型3例;病灶面积为110~247mm2,平均178.6mm2;病灶深度为6~11......
作者:程宇;徐明;孙晗;李骏坤;杨惠林;张洪涛 刊期: 2017- 09
-
组合式锁定接骨板的研制及其在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微创跗骨窦入路的组合式接骨板并探讨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一种适用于微创跗骨窦入路的组合式接骨板,通过标准电机械测试仪器初步测试新型组合式接骨板生物力学性能.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并均采用新型组合式接骨板经跗骨窦入路治疗的18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4例;年龄32~66岁,平均50.4岁;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左侧7例,右侧11例;依......
作者:王喆;王秀会;汤欣;李盛龙;李骁腾;付备刚;王明辉;沈超 刊期: 2017- 09
-
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
目的探讨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5~59岁,平均36.7岁.均采用切开复位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术治疗.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36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未见骨不连、内......
作者:马富强;王爱国;王翔宇;杨树东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过度跖屈型踝关节骨折的初步探讨
- 2 多节段脊柱骨折
- 3 肩关节的功能解剖与手术入路
- 4 细节决定成败
- 5 锁定钢板固定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 6 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病灶截骨治疗Cierny-Mader Ⅳ型慢性胫骨骨髓炎
- 7 多节同时穿刺与逐节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 8 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下肢骨折的技术及初步报告
- 9 桡背侧双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 10 改良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 11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
- 12 断肢再植术中血运的临时重建
- 13 CT血管成像在闭合性动脉损伤中的应用
- 14 钢板与钉棒系统固定骨盆Tile B1型损伤模型的生物力学比较
- 15 《自然》详解埃博拉疫情暴发
- 16 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
- 17 单纯Ilizarov技术与结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创伤后重度足下垂畸形的疗效比较
- 18 异体手移植术的麻醉管理与术后镇痛
- 19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败原因分析
- 20 电刺激抗感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