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年第7期文章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并发症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对42例(44侧)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患者分别应用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LISS接骨板固定.回顾出现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率及处理结果,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42例患者获20~176周(平均52周)随访.骨性愈合时间12~25周,平均14周.11例患者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

    作者:张建政;刘智;刘树清;任继鑫;郭永智;胥少汀 刊期: 2008- 07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

    肱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仅次于胫骨骨折,其中又以肱干骨中下1/3骨折为甚[1].对于移位的不稳定骨折,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难以达到复位和固定标准,骨折不愈合率高,骨折愈合期间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目前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该部位骨折手术切开复位不仅同样存在不愈合率高的问题,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而且固定相对困难,成为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7年7月,应用Depu......

    作者:吴国平;王长军;孙凤龙;刘岩;卫力晋;王少光 刊期: 2008- 07

  • 延期复位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

    涉及踝关节的胫骨下1/3骨折称Pilon骨折.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多为复杂的高能量损伤,形成胫骨远端关节面嵌压、碎裂和胫骨下1/3及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往往伴有骨缺损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处理非常困难.现回顾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18例Rüedi-Allgower分型[1]为Ⅲ犁的Pilon骨折患者,均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必要......

    作者:张惠煊;刘尚礼 刊期: 2008- 07

  •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主要为膝关节屈曲位受到轴向暴力造成胫骨平台后髁在冠状面上的劈裂,故又称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严重者可伴膝关节韧带损伤,此类骨折临床上较为少见.因累及胫骨平台后部,且骨折线常常越过中线累及另一侧后髁,应用常规的前外侧入路和前内侧入路很难进行骨折的暴露和固定,正中切口又容易损伤血管、神经.Carlson[1]、DuWayne和Carlsont[2]应用其描述的胫骨平台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

    作者:汪颖;廖鹏;陈仲;李滔;杨洪昌;季建华;杨华刚;赵航 刊期: 2008- 07

  • Cable-Pin系统减张固定法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很多,但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因固定困难,既往多采用环扎缝合或髌骨下极切除术,虽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败,但环扎式钢丝固定对髌骨的血管分布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1-2],而髌骨部分切除破坏了髌骨的完整性,可不同程度地引起髌股关节载荷传导紊乱[3-4].我科自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使用一种新型的内固定物Cable-Pin系统(Zimmer公司)减张固定法治疗......

    作者:汤旭日;张秋林;王秋根;张少成 刊期: 2008- 07

  • 应用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及髁间粉碎性骨折和骨缺损

    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我们共收治26例股骨远端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髁支撑钢板内固定及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玉良;刘京升;吴萌;郝俊龙 刊期: 2008- 07

  •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治疗

    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三踝骨折是高能量、复杂性损伤,距骨脱位,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其发生率较过去明显上升.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40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并获完整资料随访,现就其致伤机制、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邓吉长;万兴达;刘小菊;米铁鹰;杨正国;牛鸣;陈滨 刊期: 2008- 07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成年小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目的阐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成年小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制备小鼠胫骨不稳定骨折模型,分别于骨折后3、5、7、10、14和21d6个时相点对小鼠的骨痂摄X线片,行HE染色及FGFR2、骨钙蛋白、Ⅱ型胶原、X型胶原的原位杂交检测,明确FGFR2在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骨折后3~5d,FGFR2与骨钙蛋白在骨折处骨膜下成骨细胞中共表达;在骨折后7~14d,FG......

    作者:陈波;陈林;尹良军;苏楠;陈剑 刊期: 2008- 07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形态学观察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体外生长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增殖以及组织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实验用骨髓取自早产死胎,采用全骨髓法培养.原代培养至第8~10天后传代培养.实验分为三组:VEG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hBMSCs组、空腺病毒载体转染hBMSCs组以及空白hBMSCs组.相差显微镜和光镜下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进行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

    作者:陈滨;宋艳斌;裴国献 刊期: 2008- 07

  • 富血小板血浆修复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新西兰大白兔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探讨PRP促进软组织修复和皮肤愈合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体质量2.5~3.0kg,雌雄不限.在背部脊柱两侧分别制作面积为3cm×3cm的全层皮肤缺损,随机选择任一侧为实验组,用PRP凝胶覆盖伤口(PRP组),对照组以自体全血凝胶覆盖伤口,随后分别用3M膜紧贴皮肤覆盖创面.分别于术后第5、10、15、20天通过大体和组织学观......

    作者:袁霆;张长青;陆男吉;李四波;曾炳芳 刊期: 200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