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53、p21、Bax、Bcl-2的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光镜下观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及相关基因p53、p21、Bax、Bcl-2的表达.结果缺血5h的大鼠骨骼肌全部存活,而缺血9h者未获存活.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骨骼......

    作者:张震宇;刘伟;杨卫良;毕郑钢 刊期: 2007- 05

  • 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损伤,多由交通伤、坠落伤、重物压砸伤等高能量损伤导致.多有其它系统合并伤,易发生休克,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及伤残率.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是各科常用的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疾病的病因、分型特征、并发症,找出其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作者:王瑞金;王钢 刊期: 2007- 05

  • 尺骨鹰嘴纵形骨折一例报告

    患者女性,16岁,因外伤致左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h入院.查体见:左上肢强迫于屈肘位,肘关节轻度肿胀,肘后三角形态正常,鹰嘴压痛明显,骨擦音(-),左上肢纵向叩击痛(+),左肘关节屈伸45°~90°,左桡动脉搏动正常,左前臂及左手皮肤感觉正常.......

    作者:张寅权;李国东;方大标;鲁杨虎;张平;孙洪体 刊期: 2007- 05

  • 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套系统的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从骨髓中分离出BMSCs,体外培养、扩增后,加以复合神经诱导剂进行诱导,诱导期间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诱导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人BMSCs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经复合神经诱导剂诱导48h后,部分细胞出现胞体收缩和突起伸出,呈现神经元细胞样改变.免疫......

    作者:程朝辉;郑启新;吴永超;郭晓东;郑瑾 刊期: 2007- 05

  • 复合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复合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大段缺损的效果.方法选用6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制成桡骨中段15mm骨缺损模型,各组植入不同材料,实验组(EPCs组):植入EPCs+经成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脱钙骨基质(DBM);对照组:植入BMSCs+DBM;阴性对照组:单纯植入DBM.术后3d,2、4、8、12、16周行X线片、组织学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及......

    作者:吴雪晖;谢肇;曾玲;许建中;罗飞;陈卫军 刊期: 2007- 05

  • 髋臼后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与应力分析

    目的通过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髋臼在后壁不同面积骨折情况下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通过对髋骨大体标本进行CT扫描,获取断层图像,利用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FreeForm软件进行修饰处理,再以IGES格式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力学参数赋值,建立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次按后壁1/3、2/3、3/3骨折面积将模型进行拆分,模拟双足直立位进行加载,分析臼顶负重区......

    作者:梅良斌;王钢;张美超;任义军;王瑞金 刊期: 2007- 05

  • ITST髓内钉固定系统治疗转子间(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技术

    ITST髓内钉固定系统的适应证ITST髓内钉固定系统适用于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股骨骨折:①转子下骨折,②转子间骨折,③粉碎性骨折,④节段性骨折,⑤伴骨缺损的骨折,⑥近端及远端骨折,⑦骨不连接.......

    作者:钱不凡 刊期: 2007- 05

  • 基于MRI、CT影像下膝关节及交叉韧带重建可视化的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MRI、CT影像结合三维重建交叉韧带及膝关节的股骨、胫腓骨部分,初步探讨MRI三维可视化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正常受试者的双侧膝关节分别进行CT及MRI扫描,通过软件利用MRI三维重建交叉韧带,测量其解剖学数据;再利用CT影像三维重建膝关节的股骨、胫腓骨部分,进一步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计算机模拟.结果三维重建后的交叉韧带及膝关节的股骨、胫腓骨部分具有良好的形态和清晰的边界,可精确......

    作者:胡岩君;余斌;苏秀云;金丹;余正红 刊期: 2007- 05

  • 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工业及交通业的迅猛发展,髋臼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其损伤原因多为高能量创伤,常合并其它系统损伤.由于髋臼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骨折常为粉碎性、移位大、复位困难,因此治疗效果不尽相同[1].我科1997年1月~2005年11月共收治并获完整随访75例Letournel分型复杂髋臼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复位骨折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光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