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第9期文章
  • 急性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脊髓内的表达.方法Wistar大鼠69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只,不手术,作为后两组的对照)、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和脊髓损伤组.根据术后时间点不同后两组又分为1h、6h、12h、24h、3d、7d、14d和28d八个亚组(每组4只).采用RT-PCR、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PO及......

    作者:王岩松;姚猛;刘斌;董大明;姜永庆;孙崇毅 刊期: 2006- 09

  •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技术的新进展

    早在1996年,就有人尝试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replacement,THR)[1],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将它作为标准术式加以推广.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微创观念的深入人心,2000年以后有关微创(mininally-invasivesurgery,MIS)THR技术的报道逐渐增多[2-4],也越来越得到了骨科医生的认同,已逐渐成为初次THR的常规术式之一.......

    作者:韩一生;朱庆生;王海强;杨敏;丛锐 刊期: 2006- 09

  • 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人工关节手术治疗新进展

    目前髋臼骨折多主张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还可减少或延缓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髋臼骨折治疗的金标准[1].Letournel曾经制订了髋臼骨折的病理解剖、X线检查方法和骨折分类[2].然而对于髋臼粉碎性骨折、波及关节面的移位骨折和合并髋关节脱位的骨折,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晚期容易发生髋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一旦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治疗......

    作者:潘进社;张英泽 刊期: 2006- 09

  • 肘关节脱位与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ObjectiveTodescribedislocationoftheelbowwitharticularfractureofthedistalhumerus,atypeofelbowfracture-dislocationaboutwhichlittlehasbeenwritten.MethodsFourpatientswithadislocationoftheelbowandfractureo......

    作者: 刊期: 2006- 09

  •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四种常用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16具,随机分为4组,每组4具;标本制作成ACL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后用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进行固定的模型:钢丝正向内固定组、钢丝反向内固定组、缝线内固定组及螺钉内固定组.标本屈曲30°位在MTS上机施加30、60、90N的持续牵拉力,模拟Lachman试验,用激光三维扫描仪在不同角度对膝关节进......

    作者:吴宇峰;苏培基;伍中庆;高彦平;李义凯;赵卫东 刊期: 2006- 09

  • 骨质疏松椎体增强后对相邻椎体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目的利用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量、不同分布及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等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为L4,5,建立L4,5的三维脊柱功能单位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不同分布特点,观察不同压力方向时,相邻椎体终板的应力变化.结果不同骨水泥的量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不大,但骨水泥分布不均匀和骨水泥在椎间隙的渗漏可导致邻近椎体的......

    作者:陆声;徐永清;张美超;丁自海;汤逊;钟世镇 刊期: 2006- 09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SF)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强度,为临床应用和离床活动指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具冻存的新鲜尸体,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脊柱的骨密度(BMD),取胸腰段脊椎(T12~L212具,L16具)随机分成三组:PVP组、PSF组(T12~L2)和正常对照组(L,),每组6具.PVP组和PFS组实验椎体均制成骨折模型,PVP组给......

    作者:林欣;李家谋;张昆亚;麻松;武迪;杨新健;刘志成 刊期: 2006- 09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采用8具新鲜小牛椎体标本(T11~L8),MTS机压缩制作L1椎体爆裂性骨折模型.实验分完整状态组、骨折组、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应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个方位的运动范围(ROM)测试并计算刚度值,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脊......

    作者:魏富鑫;刘少喻;赵卫东;于滨生;李浩淼;陈柏龄;梁春祥 刊期: 2006- 09

  • 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预备会议纪要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社、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香港骨科医学会和中华骨科交流学会(台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将于2007年在广州举行.为了更好地举办第二届论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2006年8月25~27日在上海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预备会议,会议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上海工作部承办.......

    作者:王钢 刊期: 200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