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除突出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综述、短篇论著等主要栏目外,还设有AO论坛、创骨教程、创伤骨科临床决策及创伤骨科指南等特色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0/R
邮发代号: 46-2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7600
- 国内刊号:11-5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三种生物骨衍生材料移植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观察三种生物骨衍生材料移植早期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CFDB)、部分脱蛋白骨(PDPB)、部分脱钙骨(PDCB)三种生物骨衍生材料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术后1、2、4周取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材料移植早期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通过常规组织学检测观察4周时三种材料的成骨作用,以新鲜异种骨(FXB)和空白缺损为对照.结果三种材料移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
作者:李彦林;杨浩;韩睿;李世和;李林芝;赵晓霞 刊期: 2004- 10
-
WO-1生物衍生骨支架与成骨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WO-1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与兔成骨细胞的相容性及体外附着规律,为进一步的体内试验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应用同种异体骨、Ⅰ型胶原及WO-1制备WO-1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取幼兔的颅顶骨成骨细胞,经培养液体外培养、扩增后,与WO-1生物衍生骨材料联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WO-1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细胞与材料的粘附和增殖情况.结果WO-1生物衍生骨复合材料具有天然骨的三维......
作者:梁军;杨志明;解慧琪;李秀群;罗静聪 刊期: 2004- 10
-
在体种植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定位及成骨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支架材料复合,并种植到动物体内后的定位及成骨情况.方法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BMSCs,体外扩增后与猪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复合,植入裸鼠背部作为实验组,并以单纯材料植入作为对照组,8周后进行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检查及荧光检测.结果实验组移植物周围部成骨明显,GFP阳性细胞较多;中央部材料降解吸收,GFP阳性细胞少见.对照组成骨较少.结论BMSCs作为种......
作者:董世武;应大君;糜建红;刘光久;王廷华;羊惠君 刊期: 2004- 10
-
第二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大会纪要
第二届全国创伤骨科大会就近年来创伤骨科新技术在国内应用进行了大量初期报告,对普及技术进行了长时间病例的总结.来稿数量及参会人数较上届有增加.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比较研究.大会延续了上届大会的成功经验,取得圆满成功.......
作者:张力丹 刊期: 2004- 10
-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分类与关节镜下复位固定
目前的桡骨远端骨折分类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没有详细描述关节面的解剖改变.基于CT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根据关节面骨块的数目,日本的土井一辉(Doi)教授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分为3型,即2、3、4块型.此分类法简单但直观准确描述了关节面的结构改变,对关节镜操作非常实用.根据此分类,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的复位固定,以期达到关节面移位小于1mm的复位和固定效果.1992~2003......
作者:陈国奋;土井一辉;顾立强;裴国献 刊期: 2004- 10
-
中国骨科的过去与现在--在第四届华裔骨科学术大会上的卓越成就特别演讲
中国骨科起源于医学的两大支,即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孟继懋(北京)、牛惠生(上海)、方先之(天津)等人对中国现代骨科的创建作出了贡献.1937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学组,1980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成立.中国骨科发展的主要成就包括断肢(指)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指,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撕脱伤,国产关节置换假体的研制及关节置换技术,严重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与特发脊柱侧弯分类,骨肿......
作者:冯传汉 刊期: 2004- 10
动态资讯
- 1 837例住院交通伤所致骨折分析
- 2 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椎前柱重建中的应用
- 3 过度跖屈型踝关节骨折的初步探讨
- 4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记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吴新宝教授
- 5 3D导航辅助下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B2、B3型骨盆骨折
- 6 老年性骨折及其治疗
- 7 寰枢椎后路融合角度与下位颈椎曲度的相关性研究
- 8 生物陶瓷结合可吸收螺钉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 9 伴踝关节脱位胫骨pilon骨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 10 性别对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血清钴铬钼离子水平的影响
- 11 新年致辞
- 12 Sneppen Ⅱ型距骨体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
- 13 创伤骨科基础研究有关新进展
- 14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马蹄足
- 15 广州市2888例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多中心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分析
- 16 切取创伤性离断肢体游离皮瓣修复小腿残端软组织缺损
- 17 肱骨干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外科治疗
- 18 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新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19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0 钢板内固定一期确定性治疗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